扶蘇收起肅容,將兩人叫至近前,耳提面命道:“新入良藉之民,皆為難得的青壯,哪怕分田地分糧種,也要等到來年才有收成,若朝廷只是補貼口糧,一味養著他們,實在是大大的下策。
而今關中青壯短缺,當可命官吏組織他們,或幫助百姓完成秋收、耕種,或幫助少府建設水利、營造器械,定下獎懲多勞多得,此為以工代賑!”
“陛下此策甚妙。”
王尚和王老館,齊齊讚歎一聲,道:“臣定當遵從。”
扶蘇點點頭,轉而自馬鞍袋中取出傳國玉璽,在一塊白色絹帛上蓋了印,交給兩人道:“以朕的名義,給嶺南任囂、趙佗發出詔令,就說朕已擊敗諸侯五十萬聯軍,命他們率南征軍精銳回援,具體內容字句,交由兩位卿家斟酌。”
祖龍在世時,組建了一南一北兩大軍團,為大秦南征北討。
北方是長城軍團,已被項羽和各路諸侯擊敗全殲,由此也引出項羽挾大勝之威,逼降章邯的二十萬奴軍。
其實認真說起來,長城軍團真正的精銳,是扶蘇手裡的五萬關中子弟……
至於南方軍團,則是南征百越之軍,它要比長城軍團更加浩大,祖龍為了把南越納入華夏版圖,先期直接投入三十萬人馬,見戰事受阻,便又加派二十萬平推,最後再遷過去五十萬移民,愣是以百萬之眾,把南越徹底趟平。
但大秦陷入內亂後,掌管南方軍團的任囂、趙佗,見胡亥大勢已去,便斷絕了與朝廷的聯絡,意圖自立為王。
如今扶蘇歸來,自然要敲打這倆猴崽子:“記住,前去傳詔的使者,務必大張旗鼓,擺出天使之姿,讓嶺南軍民盡知!”
“臣等明白。”
兩位老臣瞭然頷首。
……
……
數日後,臨近函谷關的寬闊馳道上,三萬五千鐵騎押送著糧草甲械,以及十萬叛軍俘虜迤邐而行,更有歌聲響徹方圓數十里,讓在田間勞作的關中百姓,頻頻側首觀望。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華夏的大地,揹負著父老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人民的子弟,我們是人民的武裝。】
【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直到把欺民諸侯消滅乾淨,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戰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