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對眼前的扶蘇倒是有一些瞭解。
實際臣子猜測皇帝的心思是大忌,而皇帝也應該儘量不讓自己的手下猜到自己想什麼。
可是扶蘇這個人在前世就是一個實實在在善良的人。
在這一世他做的一些事也很難擺脫前世那個人格的影響。
他不可能一下子就轉變自己的身份,所以總會被這些人精當中的人精猜到一些蛛絲馬跡。
就拿陳平來說,他就看出來皇帝一直以來對待戰俘,其實大部分都採用比較柔的策略。
就像之前征服波斯和那個濱海國一樣,他並沒有對那些國家的上至國君下至臣民採取任何的強硬措施。
反而是任由他們現在繼續在原地統治生活,甚至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軍隊。
他們只要在表面上表明臣服大秦帝國統治,服從扶蘇的管理。
基本上就不會過於為難他們。
當然扶蘇對那些一直不服從大秦國管理的,始終是保持雷霆的手段。
不過他們也能看出此次叛亂事件之後,扶蘇多少也發生一點變化。
雖然扶蘇一向對待戰俘都是以優待為主,很多時候甚至直接原地釋放。
可是這次就連陳平和蕭何也不敢保證扶蘇會做出和之前一樣的決定。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今天晚上大概皇帝就不會找到他們三個人繼續商量。
因為君無戲言,早朝就已經決定事,晚上為什麼還要找三位重臣重新討論呢?
扶蘇又簡單地聽取蕭何的意見,和早晨上朝時說的大致相同。
他覺得這七萬人還是不能殺,因為人數確實有點多
扶蘇想很久,最後終於決定還是留下他們這些人的命。
實際上他今天白天也曾經猶豫過,實在不行就都殺他們。
殺雞敬猴為大秦帝國這個榜樣,所以晚上他又召集三個人重新進行商議,不過最後他還是仁慈心氾濫,決定最後再給這些人一次機會。
殺他們雖然可以像韓信說的那樣,震懾周邊的那些小國和國內的反叛勢力,但是他們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