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謀殺匈奴使團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就是為了激化矛盾。
他需要藉助外力來引爆那些反叛勢力,而匈奴使團就這樣被他忽悠來送死了。
扶蘇就是想在未來將這個案件嫁禍到永樂親王手下的那些外族兵團身上。
也為自己摘除永樂親王的這個自己身邊最大的禍患,奠定一些輿論基礎。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挑起大秦國和匈奴戰事的危機。
可是在那個時間段扶蘇曾經派自己的心腹重臣陳平密會匈奴大單于手下的第一重臣靳偉。
他那個時候透過陳平和靳偉溝通,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匈奴大單于。
他安撫住大單于的重要籌碼就是扶蘇親自承諾,在未來一定會開放兩國之間的通商口岸。
扶蘇答應開啟雲中郡北部的長城。
在長城上設定一道城門,成為匈奴與大秦國聯通的重要商貿渠道。
而且扶蘇在溝通當中也像大單于承諾,在通商之時大秦國將不收取任何的通商口岸稅費。
另外還要保證匈奴國所有貨品都能夠銷往大秦內陸。
再得到這樣的相關承諾以後,匈奴的大單于對於自己使團被團滅的這件事便暫時不再追究。
雖然那個使團當中有自己的親弟弟,不過對於大單于來講,那個親弟弟也不過是自己想要剷除的一個潛在威脅罷了。
因為如果他和那個親弟弟關係很好的話。
他豈會將他派往敵對國大秦國作為使團成員。
大使本身就是一種高危的職業,試想誰會把自己最親近的人派到另一個國家去進行談判。
所以匈奴單于聽從當時自己的心腹重臣靳偉的話,暫時勸誡自己手下的部落王和武將不對大秦用兵。
雖然如此,他也稍微的做做樣子。
就是派幾隊騎兵在使團被殺的那個期間,三天兩頭的去長城騷擾。
沒事兒射幾箭,做做樣子。
直到扶蘇平叛的訊息傳到匈奴這個案件終於得到妥善的解決。
對外宣稱的就是永樂親王手下的那些外族軍團在咸陽城駐紮的時候犯下的案子
(本章未完,請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