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太宗朝,現在進貢的國家已經少太多了。”聖上嘆到:“無論如何,賞賜一定不能少,不能讓前來賀朕誕辰的國家寒了心。”
“聖上不可妄自菲薄,國家數少,那是因為朝代變遷,西域、很多小國已經不復存在,賞賜固然要有,也不能讓他們養成了,從他們國家拿來一些草根獸皮,就從大唐帶回去金銀玉帛的習慣。”
李宗閔非常不屑於去討好這些兩面三刀的鄰國。
就像南詔,今年兩三次發兵西川,搶奪成都府各種糧食財物,更可恨的是,他們將成都附近的一萬多工匠擄到南詔。
這邊一萬多大唐人還沒有救回來,他們轉臉就拉著幾車棉布當作貢品來了長安。
鴻臚寺卿曾文祿反駁道:
“李相公這就不對了,渤海國送來的,是他們當地的人參,吃了益壽延年,哪裡是什麼草根?何況大唐應有大國風範,一點虧都不肯吃,你還指望人家來朝貢?”
“鄰邦回禮是要的,只不過,我們也要量力而行。”戶部尚書劉麟道:
“這兩年北方旱災、蝗災連年不斷,各地義倉都已經不足,日本、新羅這些小國,知道我們也不會去攻打他們,進貢也不比以往上心,那回禮賞賜自然也不用比照以往......”
“不可不可!”
曾文祿忙擺手道:“這樣減少賞賜,豈不是讓他國說我們國力每況日下,看低我們當今聖上?”
“夠了夠了!你們能不能說些讓朕聽了順心的東西?”文宗最惱火他們在大殿之上爭爭吵吵,還都是些沒有意義的事。
王守澄不失時機上前道:
“今年河朔藩鎮悉數上貢,尤其今年數鎮受災,他們還能如此向聖上示好,以示歸順,真是可喜可賀。”
“確實確實。”
下面的官員紛紛應和,河朔安定,軍費開支就少,朝廷的壓力也沒那麼大。
前段時間成德搞事,想吞併易定,朝廷也只能發發檄文,號召盧龍、魏博、河東圍剿叛軍,自己根本派不出軍隊。
好在成德節度使王廷湊的二公子大義滅親,又表示歸順朝廷,這才讓易定免於戰火。
這次王元逵主動提高了貢品數量,在聖上看來,天威俞強,是毋庸置疑了。
“這確實是個好訊息。李好古,都給朕好好記下來,這些藩鎮,朕統統有賞。”
李好古躬身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