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一句“燒畫”,讓花萼樓靜了下來,人人垂首斂目,對光王多有怨懟:
好好的守歲不好嗎?你這傻子會看什麼畫。
潁王更是心驚肉跳,看光王的眼光更是閃爍不定,他摸了摸懷裡放詩稿的位置,有了幾分自信:
“光叔,想不到平常幾幅畫,在你的眼裡竟然看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不知你這眼光是不是經常去薦福寺練出來的?又或者你的痴傻是裝出來的?”
此話一出,眾人愕然,連聖上都皺起了眉頭。
李奏若無其事,打圓場道:“不住一切處心者,即是佛心。無心有眼,不異於有眼無珠。光叔不是練眼光,而是練出佛心來了。”
“噢?是嗎?若光叔肯不懼嚴寒,在雪地裡打坐兩個時辰為李唐祈福,本王就承認他有佛心,還會向他磕頭道歉。”
現在據午夜正好差兩個時辰,在雪地裡坐兩個時辰,不被凍死也會凍傷,潁王雖無禮,聖上也想看看光王會怎樣:
“光叔,朕讓你到龍堂外打坐祈福,你敢不敢去?”
光王面色如常,像是不知被戲弄,外披都沒有拿, 轉身出門往樓下走去。。
“他還真去了!不是個傻子是什麼?”
不只是誰說了一句, 眾人都大笑起來。
欺負光王並不是自聖上而起,因郭貴妃不喜鄭氏這罪婦勾引皇帝, 常常對她母子冷嘲熱諷。
郭貴妃是尚父郭子儀的孫女,宮中權勢無人可比。她的好惡,深深影響了宮中嬪妃和皇子們,所以, 光王從小就被兄弟們欺負。
等郭貴妃的兒子登基做了皇帝, 皇帝習慣性帶頭捉弄弟弟,上行下效,後來自然就成了侄兒欺負皇叔。
鄭氏對太皇太后既恨又怕,希望她早死, 可她偏活得好好的。
有次洛泱到興慶宮來請安, 遇到一個老婦滿臉不高興的往外走,一問才知,是光王的母親按例到興慶殿請安,太皇太后卻拒絕見她。
“大家都這把年紀了, 還有什麼不能放下?”
沒有太多階級觀念的洛泱有些不解。
清源笑道:“你不用同情她, 她不過是沒機會這樣做罷了。興慶宮裡年紀大些的姑姑們說,鄭氏哪裡是來請安?她就是來打聽太皇太后是不是……”
她後半句沒說出來,洛泱也猜到了:
鄭氏必是回回都問太皇太后身體健康狀況,被大宮女們取笑成是在打探興慶殿裡那位是不是快死了。
至於鄭氏的內心戲是不是真這樣, 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