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騎射比試,又以飛龍軍的勝利宣告結束。
其實比到現在,按照三局兩勝的規矩,大唐已經贏了這場賭局。但出於宣揚武功的目的,眾人沒有叫停比試,突厥人更是不會善罷甘休,因為他們還寄希望於贏得第三場來挽回些許顏面。
最後一場:擂臺比武。
雙方各出五名勇士逐個鬥將,一決勝負。
突厥派出了五名身高臂長的勇士,每個人的身上都流露出嗜血的氣息。
大唐這邊則以李守領隊,然後是王超、丁建和陳玄禮選出來的兩名高手,也就是陳雷和楊虎。
擂臺擺在了朱雀門之前。
在雙方軍隊和長安百姓的見證下,兩國武士依次登場。
按照比武規則,此次擂臺賽雙方不得動用武器,而且上臺之前需要接受對方的檢查,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防止出人命,另外就是皇帝和一眾大臣還在城門樓上坐著呢,萬一突厥人攜帶可以遠距離射擊的武器勢必會威脅到聖上的安危。
很快,所有流程走完後比武正式開始。
第一場是楊虎對陣一名高大的突厥武士。
也許是吸取了上次跟吐蕃人比武失敗的教訓,楊虎一上臺便立刻發起進攻,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次他卯足力氣全神貫注,哪怕有些招數不太好看都無所謂。
對方顯然沒料到一向注重禮節的大唐武士在比武的時候居然如此蠻橫,倉促之下不到十個回合便被楊虎打倒在地,大唐先下一城。
“好!”
圍觀群眾雖然大部分都因為離得太遠而看不清楚擂臺的情形,但這不妨礙他們知道比武結果,因為按照規矩,每比一場,勝利一方的旗幟就會被豎起一面。
“威武!威武!威武!”
坐在地上觀戰的飛龍軍士兵也開始大喊,他們不僅行動整齊有序,就連坐在地上都橫平豎直排列整齊,喝彩聲自然也是非常統一。
相形之下,突厥人的賣相就有些難看了,他們坐的亂七八糟,剛才打傷了的還能被抬走醫治,輕傷的則只能待在現場哼哼,為了舒服起見,大部分人都是直接躺在地上休息,看上去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第二場該陳雷上臺。
這次突厥人充分吸取了第一場的教訓,兩人照面後沒有任何廢話,陳雷右腿直接撩陰,突厥人則掄圓胳膊甩起了大巴掌。兩人拳打腳踢一陣後好像覺得不過癮,竟摟做一團開始了摔跤。
最後突厥人仗著手腳更有力氣贏了這一局,讓突厥人很是興奮了片刻。
大唐眾人則齊齊拉下了臉。
第三場輪到丁建上臺。
這傢伙當初在飛龍軍中能被選出來跟李守較量自然是靠一身的硬本事。這些天的訓練他也格外賣力,所以無論力量還是技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後雖然被對方揍得鼻青臉腫,不過卻也贏得了勝利,讓大唐眾人情緒再次高漲。
但第四場上臺的王超表現卻差強人意,而且跟他對戰的突厥人上來就採取了摟抱摔跤的形式,讓王超的長處根本無法正常發揮,最後被迫認輸。
四場比試過後,大唐與突厥戰成了平手,最後能否取勝的關鍵和壓力便全部落在了李守身上。
觀戰的李宬、王靜依等人變得很是緊張,尤其是王靜依,她越看越覺得自家夫君不如丁建長得高大,也不像楊虎那樣勇猛,卻被選在最後一場壓軸出戰,面對的肯定還是突厥人最厲害的武士,可千萬別受什麼傷啊,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建議李守待在家裡別出來做官呢。
其他觀眾卻不這麼想,他們見到李守上臺,知道這就是前些時間瘋傳的以一己之力打敗使團四位高手的西河郡公,現場立刻擾攘起來。
“快看,這位就是西河郡公!大唐第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