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誕之後?還有時間,等無傷回來後再好好計較!”李宬打定了主意。
……
長安城內各商家為了充分利用聖人壽誕的好時機而紛紛出招的時候,突厥使節團的千人隊伍終於抵達了長安城外。
沒有朝廷允許,突厥軍隊自然不可以進入長安城,只能在城外規定的地點安營紮寨。使節團首領全失畢力只帶了十名手下入城,在鴻臚寺的安排下進駐驛館。
第二天,李隆基召開了大朝會,接見突厥使團。
“突厥使團長全失畢力參見天可汗!小臣代表突厥可汗恭祝天可汗陛下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全失畢力對著高高在上的李隆基行了一禮,順便說了一些祝壽的話。
由於突厥已經遠離大唐多年,漢話早就沒人掌握,所以這些句子還是鴻臚寺官員翻譯的。
“小臣此次前來,特地帶了五百頭駱駝,一千頭牛羊,還有西域珍寶若干,敬獻給尊敬的天可汗陛下!”說完,全失畢力又取出一份禮單遞給了鴻臚寺官員。
“不錯,突厥可汗能想著給朕祝壽,朕心甚慰,著禮部商議回賜事宜!”李隆基淡淡地讚了一聲,他不甚在意對方的這些東西,而是關心突厥人的態度。
“小臣此次前來,還有一事相求!”全失畢力再次開口。
“說吧!如果朕能滿足的話儘量會給與方便!”李隆基瞥了對方一眼。
“我們突厥人雖然現在身處西域之西,但卻無一刻不懷念故地,每每想起祖先曾經在漠北草原上馳騁,可汗與部眾們便忍不住心潮澎湃,仰首東望。所以這次前來大唐,可汗專門囑咐小臣,要臣懇求陛下允許我們部落迴歸漠北草原。我們要的也不多,只一塊草場能祭祀先人即可!也肯請天可汗陛下下旨,命令回鶻等部不要與突厥開戰,雙方在天可汗的領導下和平相處!若天可汗應允的話,我們突厥全族將感念陛下聖恩,發誓永遠不與大唐為敵!”全失畢力仔細地說明了來意。
“嗯?”李隆基聞言皺起了眉頭,“諸位愛卿如何看待這件事?”他沒有立刻發表意見,而是看向殿內群臣。
“陛下!”
陳玄禮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反對:“對於突厥使臣的要求,臣認為不能同意!有道是養虎易為患,突厥人與我大唐乃是世仇,自太宗皇帝起歷經百年才將之逐出草原,現在他們已經窮途末路,想必在西域也相當難過,這才請求迴歸故地休養生息,等到羽翼豐滿的那天,兩國形式又當別論,我們萬萬不可上了他們的當!”
“臣附議!”
“臣也附議!”又有幾名大臣站出來表示支援。
“嗯!陳相,你如何看呢?”李隆基點了點頭,又看向老神在在的陳 希烈。
“陛下英明神武,區區突厥不足為患,無論陛下做出什麼決定,老臣都全力支援!”陳 希烈的一番話說了權當沒說,不過是大拍皇帝的馬屁而已。
“楊相呢?”李隆基又看向李林甫。
“陛下!臣以為突厥人現在已經窮途末路,既然在西域之西已經待不下去,說明其實力更是日薄西山。反觀草原,現在回鶻人一家獨大,長此下去於國不利,不如允許突厥人迴歸,到時我朝便可以加以利用!”楊國忠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無非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主意!”李隆基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