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守帶著楚青嫣和悠悠進了安排好的房間後,悠悠一邊整理行李,一邊悄悄對李守說道:“府裡那個李帳,絕對是百騎司的暗騎!”
……
鴻臚寺的反應速度很快,還不到吃晚飯的時候便派了官員前來,將有些不情不願的奚族公主請走了。
王靜依終於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就可以全力提防楚青嫣了。不過,她跟李守的情況已經有些不太好辦,畢竟在回長安的路上兩人已經同床共枕過好多次了,雖然李守啥也沒幹成,但男女之間一旦發生了這種關係,似乎王靜依只有認命這一條路可走。
李府的夜宴相當豐盛,小媛更是不顧旅途勞累,使出渾身解數要討得老太太歡心,造成的後果就是全家人對炒菜的味道讚不絕口,那些本來已經萌生去意的僕人受美食吸引都紛紛改了主意,畢竟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整個長安城好像也找不出能供應這種美食的主家了。
快吃飽的時候,李守問起大哥官身的事情,李騫不由嘆了口氣,連帶著鳳兒和老孃都有些不對勁,李守便沒有多問。
不過飯後李騫還是把他叫到了自己的書房。
“無傷呀,飯桌上人多嘴雜,有些話不方便講,所以兄長特意把你叫來,好好地囑咐你幾句,畢竟現在你的病已經好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渾不吝了!”李騫屏退下人後語重心長地說道。
“大哥有話請講,我以前是不懂事,讓你和娘費心了,不過我現在恢復正常了,也想著能為家裡做些事情。”李守看著大哥誠懇地說。
“你有這份上進心就好,唉!”李騫聞言先是嘆了口氣,然後講道:“自從父親去世後,家裡的境況便一日不如一日,要不是還有幾家鋪子支撐,再加上堂叔伯經常接濟,咱們家早就喝西北風過去了!”
“好在今年春天李林甫那廝病死了!皇上還特地安排官員清查他的罪行。我本以為咱家出頭的日子來了,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李騫開始娓娓而談。
“就在一個月前,堂叔託關係給為兄在戶部弄了一個小吏的職務,我想著自己應該兢兢業業地幹好,逐漸積累功勞爭取升職,誰知道那倉部主事瞭解了我家的情況後竟馬上把為兄給辭退了!”李騫面上有憤鬱之色出現。
“後來我總算弄清楚了,戶部侍郎楊暄乃是楊國忠的兒子,雖然楊國忠把李林甫弄倒了,但他對太子依舊沒有好感,甚至拉幫結派準備行廢立之事,只要是跟太子有所關聯的人物在朝堂上肯定會受到排擠!而咱們家早就打上了太子的烙印,所以他們才這麼對待為兄!”
“我算是看透了,咱家要想恢復爵位,估計得等到太子登基的那一天才行。”
說到這裡,李騫面上頗為無奈:“但當今聖上龍體康泰,看來是個長壽之人,所以咱家平反的事情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兄弟你也要做長久打算,官場之上形勢複雜,稍微不慎便會萬劫不復,為兄勸你稍安勿躁,能在家裡待著就不要去跑官,好好過幾年安穩日子再說!”
“這樣啊!”李守聽明白大哥的話後倒沒有多少意外。
但他卻不會遵照對方的意思去辦,畢竟時間不等人,李守有著自己的計劃。
“大哥,你放心,兄弟我不是那種魯莽的人,而且我也沒打算做文職!”
“什麼?”李騫聞言一愣,“不想做文職?”
“沒錯!我們這些皇室宗親想做官的話無非兩條路,一個是靠門蔭,另一個就是去參加科考。但你也知道兄弟我這腦袋剛好沒多久,對於詩詞文章那是一竅不通!所以科考這條路肯定不行!”
“但在武學一道上小弟卻因為得到了師傅的指點而突飛猛進,想來即便在長安也排的上號,所以我打算去找堂叔或者太子給我弄個武職!”李守解釋道。
其實還有一個最要的原因他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再過兩年安史之亂就會爆發,到時候武官比文官含金量要高得多。
李騫沉默了片刻,隨即眼前一亮:“你還別說,這個打算很不錯,楊國忠雖然在朝中可以一手遮天,但左右衛率卻是太子親軍,由殿下親自掌控,如果託堂叔跟太子殿下打個招呼,你進入左右衛率府做個將官絕對沒有問題!”
“呵呵,沒想到兄弟你這病一好,腦子比大哥都好使,如果當初我在太子府中弄個吏員噹噹,也不至於受楊國忠那廝的氣,搞得消沉至今!這樣吧,明天我就去京兆府打聽一下,找個堂叔休息的時間咱們上門拜訪,把這件事情儘快搞定!”李騫很是高興地說。
“那就有勞大哥了!”李守感謝道,他雖然也知道自己有不少堂叔伯在朝中為官,而且大部分都很顯赫,但卻記不清到底誰是誰,也分辨不出這些人的遠近親疏。至於李騫說的京兆府那個堂叔,他只知道是李蓮的父親李峴,但印象根本不深,必須得有熟人領著去見才行。
“自家人還這麼客氣幹嘛!”李騫笑著擺了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