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說的是長安的繁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寫的是長安士子的豪情。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寫的是長安的景。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表達的則是對長安的思念。
長安作為唐帝國的都城,承載了無數文人墨客的才情,孕育了太多武將的雄心壯志。
這時的她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護衛著一百零八坊的外城面積是歐洲君士坦丁堡的七倍,羅馬城的六倍,也是後來明清北京城面積的一點五倍。
這裡是唐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全國百姓嚮往的帝都,是各國商人云集的財富之所,也是日本、新羅等國莘莘學子的留學聖地。
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唐時的長安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
此刻在城中氣勢宏大的官邸建築群中,某個寬敞的書房內,一名官員彎腰低頭地正在彙報:“楊相,隴右節度使發來奏章,吐蕃進京使者一路上不斷向我方發起比武挑戰,目前已經連敗十四名軍中高手,氣焰十分的囂張,料來這些人進京後也不會安穩,節度使大人讓京裡早做準備!”
坐在主位上正在喝茶的帥氣中年男子正是權傾朝野的楊國忠。
他瞥了一眼面前的官員,此人名叫竇華,目前擔任中書舍人一職,是楊國忠的心腹。
“這些個武將就知道好勇鬥狠,又不是軍隊打了敗仗,至於為此上個奏摺?真是粗魯無腦!”楊國忠不屑地說道。
“奏摺上還說,那吐蕃王子放出話來,到長安後他會挑戰諸位皇子,看看是他們的拳頭硬,還是咱們大唐的武藝高!”竇華補充道。
“這樣啊?”楊國忠皺了皺眉,隨即眼前一亮。
“楊相,您看這奏摺要不要送到聖上那裡去?”竇華小心地問。
“不必了,芝麻大點的事報到聖人那裡去只會徒惹事端,先放著吧!”
“是!”
楊國忠喝了口茶,思考了片刻,繼續問道:“最近太子那邊有什麼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