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子的話並沒有完全的安撫王翠花,因為王翠花實在無法把看小人書跟幹大事聯絡到一起。
不止是於敬亭這不務正業的畫風讓王翠花頭疼,於水生這無處安放的精力也讓王翠花腦瓜大。
“你說這人不回來吧,我天天想,回來後瞅著他那招貓逗狗的樣,也是鬧心。”王翠花跟穗子吐槽。
穗子心說,您那不是鬧心,您是腰疼吧?
這種八卦也只敢在心裡小小的想想,當著婆婆的面,還是要體現出長媳的關懷。
“我爹這是剛回來,怎麼也得讓他適應倆月。”
“適應什麼?他就跟沒見過——”
王翠花硬生生的把沒見過女人這幾個字,換成了“沒見過市面”。
穗子也假裝信了。
婆婆一定沒發現她邏輯上的問題。
公公在邊境當地頭蛇時,啥大場面沒見過,回來只能說是閒的難受,跟沒見過市面那是有南轅北轍的區別。
“娘,您就辛苦幾個月,等公公適應了,再琢磨下一步。”
“不行,再讓他這麼閒著,我倆總得瘋一個,我尋思,讓他去考個車票吧,跟鐵根一起考,拖拉機就讓他開著找點活幹。”
王翠花跟著穗子看新聞,她注意到最近新聞頻繁的播出,允許農民用拖拉機拉貨賺錢的訊息,也想來個緊跟時事。
穗子想了想,現在也不是好時機。
正如上半年家裡倒賣小商品一樣,這會的風向已經有所鬆動,但落實到地方,還需要大半年。
“車票可以先考。”穗子說道。
等公公會開車了,差不多政策也鬆動了。
到時候肯定不能讓公公做運輸,那是大材小用,只是現階段學點什麼也是好的,可以分散公公的注意。
娘倆白天商量這事,晚上老家就來人了。
村長領著倆人過來了,順便帶了個讓於敬亭很不爽的訊息。
“把我家拖拉機收回去?”
村長為難地直搓手,這個口他是開不了的,鐵根兩口子跟他的關係是不錯的,但這次,也是沒辦法,上面給他壓力,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豁出這張老臉過來。
“是,上面來了批文,說是不允許私下買賣,所以......”村長張不開嘴了,手捂著臉。
於敬亭呵了聲,瞅了眼跟在村長邊上的倆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