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快就帶著寧昭昭七拐八拐的,找到一條小巷子。
“若是論木簪子,這戶才是鼻祖。只是材料一般些,不如沈廷玉的尊貴,手藝卻是百年傳承。你可以定做。”
那是個老人,看不出年紀,見人的時候不卑不亢。
他似乎跟宋顧謹是熟識的。
不多時,一個老婦就捧了個精緻的盒子出來給寧昭昭挑。
然後果然棒槌眨眼的功夫就閃了眼。
那些都是上了油保養得宜的各種木簪,有黃桃木,楠木,檀木,紅木等等。木簪子的樣式一向不能複雜,最講究簪體的光滑和簪身的造型,弧度等等。大拙大雅,愈是這樣的,愈是對手藝人的要求高。
原見著沈廷玉的已是上品,如今見了這位老先生的,雖然如宋顧謹所說,“材料一般些”,可看在寧昭昭眼裡件件都是千金不換的寶貝。
一對比沈廷玉那些東西就成了附庸風雅故作清高的渣。
寧昭昭捧著匣子看了半晌,然後抬頭看著宋顧謹,眸中露出渴望。
“都要?”
寧昭昭點了點頭,小聲道:“都喜歡。”
宋顧謹無奈地笑了,對那老人家道:“孫伯,您瞧……”
孫伯並不知道寧昭昭的身份,卻認得她眸中的歡喜。有人欣賞自己的手藝,對手藝人來說自然是極好的一件事。
他道:“小芽子喜歡,便都拿了去吧。”
寧昭昭頓時兩眼放光。
宋顧謹和孫伯商量價錢。從他們的對話中,寧昭昭聽出原來宋顧謹是這家人的恩人。當初他還在大理寺就職的時候,平了一起孫家的冤獄。
因此孫伯是無論如何不想收他這錢的。但架不住宋顧謹和寧昭昭一定要給。
最後給了幾百兩銀子,抱回來一匣子足有二三十支木頭簪子,棒槌樂得眼睛都眯起來了。
她在大街上就開啟匣子挑挑揀揀,想著哪個送給齊綴。
覺得哪個都是心頭好,不想送。又覺得這東西,材料委實不怎麼值錢,自己覺得是好寶貝,給了齊綴不定還要遭嫌棄,那多不划算。
所以最後她吩咐回府了。
眾人:“……”
此時,驛站。
寧昭昭雖然沒派人去送信,但齊綴也覺得差不多她該過來了,一大早就等著了。
派人去打聽,說是走到路上就打道回府了。
齊綴:“……”
尚儀公主府。
姚芷荷本來在花園裡曬太陽,結果一抬頭就看到那棒槌抱著個匣子興沖沖地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