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對K打賞3000起點幣——7月11日】
王金龍的《法海傳》就要開機了,後續的肯定是各種炒作,把觀眾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引發人們對《法海傳》中神話世界的嚮往,尤其是對各種法術的興趣。
信仰之力也是有三六九等的,同樣是普通的信仰之力,可有的人對大威天龍充滿了興趣,有的人對大威天龍不感興趣甚至是牴觸。
前者的信仰之力對推演大威天龍事半功倍,後者完全相反,事倍功半,甚至產生副作用。
信仰之力有可能是蜜釀,也有可能是砒霜,關鍵看怎麼培育引導了。
楊牧雲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擴大信仰之力來源的同時進行深耕,收穫更多高質量信仰之力。
一則《大威天龍》短影片將神話題材電影的門檻拔高到天花板。
以後誰再搞一些粗製濫造的神話題材電影肯定要被罵得狗血淋頭,哪怕那些大導演的作品,也要被觀眾們拿來跟《大威天龍》做對比,妥妥的神話題材質檢員。
神話題材標準提升,製作肯定越來越精良,法術的名字、特效都要挖空心思去琢磨,包括唸誦的咒語、做出的動作都要再三揣摩。
看港片那些殭屍電影,雖然場景道具都十分粗糙,但人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反而後來那些場景道具精緻,特效華麗的電影令人味同嚼蠟。
這是因為港片殭屍電影道士唸咒、畫符、掐訣,以及各種打鬥動作都是精心設計的,甚至是從古書中翻出來的,都是真傢伙。
即便沒了特殊力量,但是這些空殼的語言和動作也充滿了特殊的味道,令人不明覺厲,一下子就沉浸進去。
這是那些臺詞1234,動作左左右右的小鮮肉四條腿一起用也追不上的。
雖然這種變化沒什麼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會潛移默化改變觀眾們的審美,讓觀眾們明白什麼才是神仙該有的樣子,而不是隻追求金閃閃和大翅膀。
不是神創造了人,而是人創造了神——這是拉璽達曾經說過的話。
單個人的創造力十分有限,但千千萬萬個人的創造力聚合在一起,就能創造萬物,這其中自然包括法術。
所以人們的想象力越豐富,創造力也就越強大,聚合在一起的信念之力也就越熾熱。
《大威天龍》只是一個開始,《法海傳》也僅僅是鋪墊,後續還有無數製作精良的影片和電影問世,一步步洗禮地球人的感官和審美。
與此同時,楊牧雲繼續扒高鐵轉悠名山大川。
武當山距離龍虎山不遠。
如果說武當是修武的聖地,那龍虎山就是修道的聖地了。
香港殭屍電影裡面那些唸咒、畫符、掐訣的動作也都是從這裡聘請道士擔任指導設計出來的。
龍虎山是七十二福地之一,還是道教之都,道教祖庭,相較之下武當山無論背景還是底蘊都相去甚遠。
龍虎山正一派源自漢末張天師,距今已經1900年,傳承64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