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雲又試驗了幾次,結果發現這個法術有隱約能感受到風雷之力,有種風馳電掣的感覺,還隱隱涉及到空間的力量,跟瞬移差不多,能夠穿越障礙物。
但這個法術也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每次移動的距離忽大忽小,具體多少步說不準,總之不穩定就是了,前方一條直線上任何點都有可能。
而且,腳上的力量越來越弱,每走一步就減少一層,走到第三十三步的時候,力量徹底消失。
瞬間的變化令楊牧雲十分不適應,一步跨出竟然摔了一個跟頭。
這的確是一個法術,但只能稱其為半成品法術,還存在很多弊端和不足,需要進一步的改進。
仔細琢磨了一下,應該是剛才信仰之力太少,佛輪雖然推演成功,但也就是一個大致的雛形,還沒有來得及打磨。
又是信仰之力。
自己都這麼艱難,小人世界那些土著神明又該是何等的窮酸。
今天是沒法繼續唸經了,多攢點信仰之力再說吧。
逛寺廟撿現成,拍電影擴大影響,這兩件事必須同步進行了。
不過轉念一想,這個半成品法術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出現在何處,敵人豈不是更不知道。
我預判了你,我預判了你的預判,我預判了你預判我的預判……
這種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因為我自己都沒法預判我自己。
比迷蹤步還迷蹤步。
先湊合用吧。
然後楊牧雲鑽研起了藏經閣中那些步法、身法,輕身提縱之術,這些東西都屬於武學範疇,自己就能琢磨出來,無需消耗信仰之力。
蜻蜓點水……
好吧,這種根本不算輕功,地球上很多網紅都能做到,除了酷炫沒有任何卵用。
楊牧雲需要的是草上飛、水上漂、壁虎遊牆、八步趕蟬、凌波微步、踏雪無痕之類的,簡單粗暴、實用全面的武功絕學。
先把基礎打牢,以後再向法術進階。
各種各樣的功法都琢磨的差不多了,楊牧雲數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八九72絕技。
隨即,楊牧雲開始梳理這些武功絕學的脈絡,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排列,從初學者到半神級別的強者都能有對應的武功絕學可以選擇。
【有人吐槽作者沒有寫大綱,沒有明確的等級體系,那麼我就解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