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有人做過一個實驗。
一個野外的水池時間放久了,不知為何,明明沒人放魚蝦,過一段時間卻出現魚蝦這些物種。
除了這些好處,溝渠裡的淤泥,更是天然的肥料,營養很多。
林重把溝渠的好處解釋了一通,眾大臣無不驚訝。
這群大臣,都是讀書人,哪裡種過地,所以聽了林重設想,都對林重的想法感到驚奇。
“皇上,家家戶戶挖溝渠,會不會勞民傷財?”有大臣奇怪。
“臣倒是覺得,皇上此言,是個很好的辦法,臣老家是淮南,那裡雨量極少,若是有溝渠,定能很好的蓄水。”
“不錯不錯,我也覺得是個好辦法,還能養魚,我們大夏,向來以鯽魚、花鰱、草魚、鯉魚為魚類主食,以往都是需要去江河垂釣,或者漁網,才能捕獲,若是像皇上所說,能夠利用溝渠自己養殖,那百姓餐桌上的食物也豐富很多。”
越來越多的大臣都覺得此舉不錯。
有大臣乾脆直言:“皇上英明。”
“皇上此舉,造福千秋萬代。”
李淵拱手道:“臣馬上命人去辦挖溝渠一事。”
林重點頭,問道:“對了,糧食賑災下去,用於賑災的糧食裡面,記住,要參小石子進去。”
此話一出,一些大臣奇怪。
李淵道:“皇上,此舉…………呃,為何啊?”
“是啊,皇上,參石頭給災民們吃,豈不是做好事還會被人罵?”
“不妥,不妥啊,皇上此舉雖然能讓災民少吃一些,但容易有怨言。”又一個言官搖頭晃腦,顯得自己很能幹:“懇求皇上,收回成命。”
林重卻是道:“朕這麼做,自然有朕的意思在裡面,米里參了小石頭,雖然吃飯磕人,但卻杜絕了有人從中牟利,眾卿,你們說呢?”
聞言。
一群大臣吃了一驚。
往米里參小石頭,杜絕從中牟利?
這個辦法仔細一想,絕啊!
以往賑災糧食,下去之後,層層剝削,到百姓手上的時候,往往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這也是歷朝歷代皇帝頭疼的地方。
而林重此舉,有效解決了有人貪汙糧食的問題。
因為這糧食裡面有小石頭,有人貪汙回去想賣,有小石頭的大米,那怎麼賣得出去?
賣不出去,只能作罷啊。
除非那些貪汙的人有那個閒情,在米堆裡把小石頭撿出來,但這份工作,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