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69】猜 (2 / 2)

有關傅昕恆醫生不上手術檯的疑惑張大佬有,其他醫生有。

首先要說到,大家知道這臺手術所用的手術器械有很多是屬於沒見過的新器械。

大佬們是大佬們,無需細看,憑輪廓視覺,大體猜測這些隸屬單孔腔鏡手術新器械應有的部分特點。

現場各外科醫生乃至善用腔鏡的內科醫生,熱烈地相互交流探討,繼而發現到各科均有類似特點的手術。

前面講的心外科小切口手術以外,再談及婦科常用的另一種術式因(諧音“陰”)道式,同是一個口進入。

這些手術的特點和現在進行的單孔腔鏡手術近同,屬於縱深操作手術。

它們的器械難免有部分共同點:長,頭細,末端把柄大容易讓醫生把手,雙關節器械與頭部彎頭器械有利。

頭部彎頭器械,可以幫助醫生在縱深處直接拐角,好比我們日常刷個瓶子拿彎頭刷容易刷到邊邊角角。

雙關節器械一般指有兩個關節,除頭部關節做開啟閉合等操作外,有另一處關節做輔助。

如末端把手處可以做固定卡位,讓器械頭部維持住姿勢做到固定撐開固定夾緊等操作。

這類器械的巨大好處是,減輕醫生的力道負擔。正好很適合需要縱深操作的單孔腔鏡手術。

前面說的那把如過山車的彎鉗,應是結合上面兩個特點特別製造的。

大佬們猜的對嗎?

離術臺較近的楊科長頻頻點頭,表示大家猜中好多。

像潘一助現在拿的L型鏡,柄細長,頭部彎曲,方便扶鏡手在主刀周圍做多角度近距離照明。

非要說不同點的地方,好像沒有任何一個科的科室手術所開手術創口如今天如此之小,而且是有多人多器械合作。

所有問題的癥結沒變,只有開頭那個:如何解決器械打架。

以為器械做特別點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