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手法的區別,再簡單來說,試想如護士打針那般,針頭進入人體時由於人體各部位面板厚薄鬆緊等不同度,醫生必然需要採取更換力度角度等手法施展技術,以便讓針進到人體內指定部位的目的。
從上面表述可以得知,一般情況下,單手肯定要比雙手難。尤其有些穴位比較難進面板,針灸的毫針偏軟必定比西醫注射器針頭進針難多了。
溫子涵展現的技術是單手多個穴位進針。
這力道兒這巧勁兒?同是女中醫生,周醫生自認完全比不上對方,可能自己不是針灸大夫而對方估計是學這方面專業的原因。
患者幾個穴位被紮上針後,逐漸止抽。沒想到的是,患者突然有弓身傾向,這是要狂吐了?!
周醫生的腦門兒一下子大汗淋漓,直喊護士:“可能需要吸痰。”
現場沒有吸痰機,護士拿著注射器和吸痰管連線上變成臨時簡便吸痰器準備給患者吸嘔吐液。
周圍的西醫大夫們看到這裡,心跳聲跟著提到嗓子眼上了。
說時遲那時快,剛進完針的那隻秀手開始在一根針柄上做來回旋轉。
針灸針的行針手法:捻轉法。
外行的望著溫子涵醫生的動作,一方面感覺似曾相識,一方面再次深深感受到好玄乎。
反正從西醫角度是想不太明白的:一根針在患者面板上這樣轉來轉去能治病?看起來毫無科學根據。
問題有奇效啊。
經過捻轉之後,先是見患者針所在部位的小腿穴位下肌肉有輕微抽搐的跡象。
所有人眼珠子再一瞪:溫醫生怎了,給患者止完抽是要讓患者再復發抽搐?
當然不是。
這叫針灸的得氣,再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即針灸技法有效的表現之一。
謝謝親們的支援,晚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