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臉無奈鄭禮,他就明白了,有些埋怨道。
張全一臉笑意:“侯爺折煞奴婢了,皇命在身,奴婢實在不敢怠慢,還是先接旨吧!”
姬松自無不可,拜上香案,躬身接旨。
宣州刺史,漕運轉運使,督宣州諸軍事...........
很好很強大,這簡直和一方諸侯沒什麼區別了。
但真以為姬松能在宣州做什麼事,那可就太小瞧這位皇帝了。
不說越州都督,揚州大都督等人,就是李孝恭的水師艦隊。更不用說還有駐紮在嶺南的數千玄甲軍。
誰要是幹出什麼么蛾子,不用長安反應,這些人就能將其剿滅了。
所以看起來權利很大,但實際上也就那樣。
再者說了,姬松是去發展地方的,更不用說那地方也用不到軍隊。
“臣領旨!”
接過聖旨,姬松查驗無誤,這才笑道:“既然來了就進去坐坐........”
不等他說完,張全就笑著拒絕道:“這次就不了,陛下還等著奴婢回去呢!”
姬松一看也就沒強求,對鄭禮道:“你替本侯送送張內侍。”
“是,侯爺!”
張全離去,姬松又看了遍聖旨這才將其收起來。
這東西是不能亂放的,要擺在香案後面供起來。
這麼些年,他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就算皇帝有多麼的信任他,但要是自己作死,那就怪不得別人了,想想當年的劉文靜就知道了。
聖旨上沒有規定上任日期,這讓姬松有了充分的準備時間。
這次一去至少三年,姬母說什麼也不可能讓姬松一個人去,三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讓攸寧一個人待在家裡,姬母也是於心不忍。
既然決定了帶一家子去,那麼很多事情就要安排好了才行。
姬氏現在家大業大,不可能說走就走。
從第二天開始,姬松就召集各個掌櫃和主事人。
這些都是姬氏的老人,都是能信任的。
他規定從現在開始,每月的賬本必須送到宣城夫人處,要是有什麼事也可以用訓鷹傳書。
現在除了鷹大鷹二外,它們的四個子嗣也能傳書了,所以資訊傳遞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交代完這些事情,已經是三日後了。
而這時姬府來了位客人,同時就是姬松為兒子找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