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左侍郎也由英國公李績擔任,他們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徹查兵額人員。凡是虛報或者瞞報的將令全部被下令回到長安述職。
再有就是兵器鎧甲,只要的是到期未曾更換,破損,丟失等等,都被登記造冊。將作監,兵器監更是全力打造兵器鎧甲。
為了快速換裝,更是動用了各地儲備,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換裝。
這些年隨著姬松改良鍊鐵,鍊鋼工藝,加上宣州鐵城的產量大增。每年給長安輸送的鐵錠就有上千萬斤,就這還在每年快速增長。
如果說之前大唐將士的披甲律在三成左右,那麼這次換裝,至少能將這個規模擴大到五到六成。
這是什麼概念?可以說,大唐的精銳將士基本上都能披甲。十六衛更是全員披甲,剩下也就是是些輔兵才穿皮甲。
這下有些人慌了,文官更是激烈不已,但連連上疏都被打了回來。而他們好不容易從武將手中奪到的權利短短時間就失去大半。
世家們也慌了,凡是在外惹禍的,全部被關入府中,敢出去就打斷腿。
身處嶺南的馮盎更是多次上疏,言明要來長安朝拜。
高句麗,西突厥,北方雜胡更是連忙逃竄,甚至不敢南顧!
將軍們帶著將士在各地來回巡視,美其名曰:剿匪!
當地豪族世家嚇的的半死,生怕這些丘八把他們當匪給剿了。太可怕了,全身披甲的精銳將士在你家門口來回晃盪,就是沒病也嚇出病來不可!
心裡有鬼的更是噩夢連連,生怕那天起來被砍了腦袋。
五姓七望大門緊閉,緊張商議。
但還不等他們商議出個結果,就被告知交出私兵,如若不允,格殺勿論!
到了此時,大家都明白了,這是皇帝徹底要將世家這個毒瘤給拔除了。
大軍壓境,國內卻四海昇平,就算是想掀起叛亂都沒有機會。
不過,皇帝也沒有太過分,只要交出私兵,其他的分毫不取。在多輪談判後,世家和皇帝各退一步。
皇帝許諾,世家根據等級可以保留十到一百人的私人武裝。
世家也保證交出多出來的私兵,且交出家中兵器,此事才算徹底接過。
一次武裝遊行,喜劇性地解決了世家武裝力量,也限制了不斷膨脹的世家。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此事暫時結束,但按照以往世家的尿性,這是估計不算完,等大軍一去,才是他們發力的時候。
但費了這麼大力氣的皇帝,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