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九年,潤,四月,中。
赤水源之戰,薛萬均、薛萬徹率輕騎兵先行,被吐谷渾包皮圍,兄弟二人均中槍,跌下馬後徒步參戰,隨從騎兵死傷十之六七。
左領軍將軍契何力率數百騎兵前往救援,拚力廝殺進擊,所向披靡,薛萬均、薛萬徹於是得免一死。
李大亮在蜀渾山打敗吐谷渾軍,俘獲其著名首領二十人。
將軍執失思力在居茹川大敗吐谷渾軍。李靖率領各路軍馬途經積石山河源,到達且末,直抵其西部邊境。
聽說伏允在突倫川,將要逃奔到于闐,契何力想要乘勢追擊,薛萬均以先前的失敗為教訓,堅持說不行。
何力言:“吐谷渾與無定所,又無城郭,隨水草遷移流動,如果不趁他們聚居在一起時襲擊他們,等到他們四處遊蕩,如何才能能搗毀他們的巢穴?”
於是親自挑選驍勇騎兵一千多人,直逼進突倫川,萬均率部隨後。
沙漠中缺水,將士們抽飲馬血。
唐軍隊攻破伏允牙帳,殺掉幾千名吐谷渾兵,獲牲畜二十多萬,伏允隻身脫逃,唐軍俘獲其妻子兒女,侯君集等穿越星宿川,到了柏海,重與李靖的部隊會師。
大寧王慕容順,乃是隋煬帝的外甥,伏允的嫡生子,當初隋朝侍奉楊廣,很長時間不能回吐谷渾,伏允只能立另一個兒子為太子。
慕容順回到吐谷渾後,常常悶悶不樂。正趕上李靖攻破他的國家,國人愁楚不安,都怨恨天柱王;慕容順便順應民心,滅掉天柱王,舉國請求投誠。
伏允率一千多騎兵逃到沙漠中,十多天的時間,餘眾散逃殆盡,伏允被身邊人殺死。
吐谷渾人擁立慕容順為可汗。
十八日,李靖上奏說已平吐谷渾。
二十一日,太宗下詔恢復吐渾國。
任命慕容順為西平郡王、故呂烏甘豆可汗。李世民考慮到他不能降服其民眾,仍令李大亮率精兵數千人為其後援力量。
六月,二十五日,因李世民已經為太上皇守孝三月,群臣再次請求太宗上朝聽政,皇帝應允,但瑣細事務仍委託太子處理,太子頗能裁斷政務。
此後太宗每次出外巡幸,便令太子留守監國。
這段時間李承乾的表現眾人都看在眼裡,對於陛下如此安排眾人並無多大意見。
秋,七月,鹽澤道行軍副總管劉德敏擊叛羌,破之。
二十四日,李世民下詔:“太上皇的陵墓依照漢高祖長陵的規模,務存隆厚之意。”
建陵的期限太緊迫,不能如期完成。秘書監虞世南上奏疏認為:“聖人薄葬其親屬,並非是不孝,而是深思熟慮,因為厚葬適足以成為親人的拖累,所以聖人不為。
言說過去漢朝張釋之曾說過:‘在陵墓中藏有金玉,即使鑄銅鐵封住南山還是有空隙。’
劉向說:‘死者沒有生命的極限而國家有興廢,張釋之所講的,是長遠打算。’
他們講得深刻,的確合乎道理。陛下聖德超過唐堯、虞舜二帝,而厚葬親人卻效法秦漢的帝王,臣認為陛下不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