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數百年間,銅錢大量流失,中原又極度缺少銅礦,時至今日,大唐已有錢慌之事。大宗要義極為不便,要是長此以往,大唐商業將受到極大限制,於是臣請陛下進行錢幣改革。”
“臣請陛下恩准!”
說完深深一禮,這事好似商量好了一般,幾位宰相牽頭,又有內閣成員聲援,大半官員請命大勢所趨啊!
姬松沒想到這次李世民的動作會這麼快,竟然在無聲無息之間就已經形成眾識,近大半官員同意!
“嗯,此事朕也已關注良久,但前思後想卻無成法,先秦錢幣混亂暫且不提,秦漢之後又大同小異,從無出現過錢慌之事。前無成例,現無良法,如之奈何?”
姬松聞言翻個白眼,戲演的還挺像那麼回事,不知道還真以為你沒辦法呢!
不過既然這件事他交給了長孫無忌牽頭,自己也樂意不出這個頭。說實話,錢幣改革雖然對大唐,對百姓都是好事,但對於推行的官員來說並不算友好。
事情成了是應該的,不成就是你無能!
倒不是他擔心辦不成,而是此事極為繁瑣,並且耗時日久,其中變化又多,他可沒耐性十年如一日去關注這件事情。
長孫無忌來做也不錯,一來他身為貞觀老臣,又是皇后的哥哥,皇帝的大舅哥,太子的舅舅,身份上絕對是大唐首屈一指的存在,有他在,其他人還真不敢鬧事。
二來長孫無忌,別看整日寡言少語,但心底沒誰都門清。
再則這次他突然在朝堂上高調做事,其中意味實在讓人不得不懷疑!
制衡自己嗎?
他若有所思地看了上面一眼,就不再關注,此時是也好不是也罷,自己都不能說什麼。不但不能說話,還要積極配合,不然鬼知道這後面有什麼事情等著自己呢!
“啟奏陛下,這是臣多日來整理的錢幣改革事宜的一些措施,還請陛下御覽!”
陳壽接過奏疏遞給皇帝,李世民看的很認真,並且越來越嚴肅!
終於,合上奏疏,他嚴肅道:“增加金銀錢幣?此事可有調查?百姓和商人們可能接受?”
長孫無忌好似胸有成竹,立即道:“啟稟陛下,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集思廣益才能查漏補缺,臣以為當徵集各行各業的人前來長安議事,並且邀請德高望重之人前來徵詢其意見,儘量使得錢幣改革能被大多數人接受!”
“臣請旨,請陛下下旨天下各道州縣,徵詢增加金銀幣使意的意見!”
李世民沉思片刻,點頭道:“謝廉擬旨!”
“臣遵旨!”
“朕喻:錢幣改革事關天下百姓萬民,不可不慎,統治各道,州,縣,凡是能提出建議的有功,被採納者官升一級。接到旨意當日起,在地方上邀請各業賢達商議此事,不得有誤!“
謝廉很快起草好聖旨,交由皇帝御覽後,就有人立即開始裝裱,準備明發天下!
這時,李世民站了起來,他走下丹陛,或許是有意,又或者是無意來到姬松跟前駐留,但也只是看了他一眼,就說道:“漢宣帝年間有鹽鐵會議,邀請眾多有威望的賢人來京公然討論此事,時達半年之久,可見天下大事不可不慎,更何況事關百姓生計?”
“朕在這裡給大家提個醒,既然在朝堂上已然透過,那麼就必須去執行,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給朝廷難堪,朕決不輕饒!”
“臣等必不負陛下所託!”
“臣等領旨!”
“.“
“姬松!”
就在以為馬上就要結束今日早朝的時候,姬松卻被這一聲給驚了一下。不過他很快拱手道:“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