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就沒有辦法解決嗎?”武媚好奇道。
“沒有!”
姬松回答的很快,也很乾脆!
“六朝何事,只成私計!”
“每個人的立場不盡相同,那麼做出的選擇就會不同。世家為一姓之盛有錯嗎?勳貴為一家子富貴有錯嗎?皇帝為一家一姓,一世,二世乃至萬萬世有錯嗎?”
“不,他們都沒有錯,這是人的本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武媚心神震撼,久久不能言語。這是何等的精闢總結?又是何等的赤裸裸!
“但那太殘酷了!”
姬松有些失神,他知道這樣說很不好,甚至有些殘酷。在生存面前什麼仁義道德,什麼史書文章,都是狗屁,只有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但世界的本質就是如此,成王敗寇,勝者為王,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是誰也改變不了的競爭法則!
“有人為此做出過努力,夏商之前,大家誰強誰就是共主,大家都在和大自然作鬥爭,一切都是為了生存,你強大家都依附你,你弱,大家就背棄你,雖然現實,但卻單純的可愛!”
夏禹建立的夏朝,從此有了家天下,從此父父子子傳承,又依託於神靈統治大地。
但信著信著,就當做真的了,當商湯革命之後,有天降玄鳥,降而生商,這是天意。
之後鳳鳴岐山,隨之有周。
但這個時候大家發現天意並不能讓王朝傳承永存,於是周公著《周禮》以約束諸侯士大夫。
老師的話就像是魔音一般在武媚耳邊環繞,將王朝更替,以及諸多賢人志士的努力意義剝開來讓她看到這個世界的本質。
“但隨著周朝衰弱,大家又發現什麼禮,什麼規矩,無非都是放屁,說到底還是弱肉強食而已。於是禮樂崩壞,戰亂頻發,一發不可收拾!”
“而這個時候出現的太多的先賢,他們苦思冥想,都在想盡辦法讓這個世界變得溫和起來。道家講無為,儒家將仁,墨家將兼相愛,將非攻;陰陽家講天理,農家將民生.”
“諸子百家都在尋求新的出路,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不過他們探索還是給這個古老的民族注入了讓人匪夷所思的新生力量。每當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就會發現總有一家能解決當下的問題。“
“後起之秀法家登臺,當秦國越加強盛後,大家這才發現,法律以及制定規則,似乎是個不錯的辦法。”
“不過秦朝玩脫了,法律太過嚴格,秦朝建立太短,百姓在還沒有適應這種變化的時候轟然倒塌。漢朝就聰明多了,實則繼承秦朝,但又刪刪減減,約法三章,而定立規矩。”
“規矩有,大家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事情做了之後會受到懲罰,什麼事情不會。天下有了大家都承認和認可的規矩,加上蕭規曹隨,無為而治六十餘年,漢朝國力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