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李靖的目光突然看向姬松,又看看皇帝,心中卻是有些明白了。
姬松早就知道,並且很有可能就是他的主意。
這下他放心了,多年的經歷卻是讓他疑神疑鬼,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要是姬松這小子出的主意,那就說的通了。
這小子什麼人他清楚,不可能做出對軍方不利的事情。看似溫和的外表下,這小子心裡卻恨不得將天下全打下來才甘心。
要說好戰份子,在座諸位每一個能比得上這小子的。
讓他驚奇的事皇帝竟然答應了?並且還做出實際動作。
今日沒有文臣,就是身為宰相的房玄齡,杜如晦都沒在,這就耐人尋味了。就算是要照顧武臣,那也不至於撇開文臣吧?就不擔武臣這邊安排好了文臣那邊又出問題?
但姬松的話卻是讓他豁然開朗,文武分治?
李靖舒了口氣,明白了,全明白了!
恐怕不光是武臣這邊,文臣那邊估計也有這麼一出大大戲。
文武分治,這個點子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之前朝代不是沒想過真正的文武分治,但自先秦以來,從來都是文武不分家,武臣也能當宰相,文臣也能馬上殺敵!
造成這種原因的,就是因為自先秦以來從來都是貴族政治。平民百姓想要跨越階層簡直鳳毛麟角。
而貴族的特點就是教育壟斷,從小從文習武,根本就沒有什麼文武分家的念頭,上馬領軍,下馬治國,這本就是自古文人的最高追求。
但現在............
李靖突然驚駭地發現,此時正是文武分治的最好時機。
世家被海外領地的事牽扯心神,不少精英子弟都將出海,為自己家族尋找一片立足之地。
這樣一來,世家大族的人才對大唐朝廷就輸送的少了,而空出的部分必然為寒門和庶民學子佔據。
所謂的貴族政治,這裡的貴族不光是指有爵位再身的人。氏族,士族,勳貴,皇族,外戚,豪強等等所組成的聯合體才是貴族政治的核心。
之前有教育壟斷,底層百姓想要上升難之又難。
他想到了書院,這個每年都能培養出大量人才的書院。加上因為書院影響的世家們也在大肆在地方上建立書院,於朝廷爭奪讀書人之心。
這些年來,書院簡直在大唐遍地開花,這也就導致了大唐的讀書人越來越多。而這其中庶民的學子佔據了絕大部分。
龐大的基數,就決定了將來朝堂上庶民學子必然佔據一席,並且隨著時間推移,這種趨勢將越發明顯。
《控衛在此》
姬松,靠著一個書院,卻真正的撬動了整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