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延之看到眾人如此不識抬舉,頓時有些惱怒,就要上前呵斥,卻被姬松一個眼神阻止。
“哦?這位如何稱呼?”
眼前老者有些倨傲道:“清河崔氏,崔固是也!”
“原來是清河崔氏,久仰久仰!”
姬松面對眾人的不配合,沒有一絲惱怒。要是易地而處,自己恐怕也會如此吧。要是寥寥幾句就能說服這些人精,那麼五姓七望就太令人失望了。
“之前本公所說,你認為是在欺騙爾等?或者說是言不由衷?”
崔固撇了一眼,昂著頭道:“難道不是?”
“當然不是!”
姬松一聲大喝,肅然道:“不但不是,並且還是肺腑之言。”
“我給諸位算筆賬,或許諸位就會明白本公今日所言一點不虛。”
眾人被姬松突然的大喝嚇一跳,回過神來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崔固道:“願聞其詳!”
“好,那本公就從稅收說起!”
他環顧左右,朗聲道:“從你們出海後的第二年開始,明州和登州的稅收就直線上升。就去年一年就比出海之前增加三成。”
“或許諸位對這個數字沒有多少概念,那本公就說的再清楚一些。現在朝廷每年從兩港的稅收現在是五百三十萬貫。這其中三成,約莫就是一百餘萬貫。而這些就是爾等的貢獻。在為自家創造利益的同時,也為大唐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要不是這次戰爭影響。以爾等越來越大的規模,這個數字會不斷增加。”
眾人有人吃驚,有人心疼,有人無動於衷!
“再說其他的,你們從大唐不斷吸引無地百姓出海,雖然朝廷不曾支援,但也不曾明令禁止。這一項就為大唐穩定貢獻了不少。”
“再說物資商品。你們或許不知道,但本公卻清清楚楚地記得。你們在領地上不斷開採礦產,還有運送香料。現在大家回長安打聽打聽。貞觀初年價比黃金的香料,現在就算是平常百姓都能用的起。”
“你們說,大唐應不應該感謝你們?”
“還有銅礦和白銀,黃金。大家都知道大唐缺銅,非常缺。你們這些年為大唐輸送的銅錠就超過十萬斤,白銀五萬斤,黃金一萬兩千斤。”
“白銀和黃金雖然現在不是法定錢幣,但它們在大宗貿易中卻起到了極大的作用。而這些都是你們的貢獻。”
“想在想來,開沃土,引衰民,降物價,開礦產。你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大唐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此互利互惠,相互補缺的事情,朝廷難道就真的看不到嗎?”
沉默,還是沉默。
姬松的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這些年做的事情,竟然對大唐起到了如此大的作用。
這個過程他們吃虧了嗎?
沒有,不但沒有,他們還賺大發了。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自主領地,為家族找到了一條安全的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