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唐最大的兩個港口之一,承擔著極為重大的責任和稅收任務,朝廷能放心?
不但軍情司有人,麒麟閣也派來了情報人員。除了少數幾人,誰也不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或許是一階小吏,或許只是一個商人。
並且沒人知道除了這些明面上的人,暗地裡還有多少在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他之所以在卸任之前要來這裡,一是想要再看看自己奮鬥十多年的地方。二來就是為了探查那隻神秘艦隊的動向和根底。
當年從殷州回來的十多艘遠航戰艦,在經過十年的風浪,早已千創百孔,不知道修補了多少次,已經到了退役的時候。
除了兩艘留下當做紀念外
,其他的都準備廢棄。
但戰艦就是戰艦,哪怕是十多年前的老船,那也不是一般商船能比的。直接廢棄實在太可惜了,但又不能在當做大唐的水師艦船,不然一群破破爛爛的船,讓人看到丟的可是大唐的人。
廢棄太可惜,用又不能用,那怎麼辦?
於是就有一個家裡跑海上生意的官員提了個建議,那就是將這些船賣了。關於軍事的全部拆除,然後再修補下,至少不能看著寒顫。
最後再其牽線搭橋下,很多海商都聞訊而來。
在實地考察後,讓所有官員傻眼的是,這些商人竟然就像蒼蠅見了狗屎一般,非要將其買下,一個個眼紅的就像發瘋的兔子。
朝廷聽到後也很高興,畢竟能廢物利用為朝廷進項一大筆開支不是?為了公平起見就隨意組織了一場小型拍賣會,總之就是一句話,價高者得。
但讓人意外的是,本以為沒多少人的拍賣會最後竟然來了足足數百海商或者想要從事海商的家族,都想要拍下這些戰船。
反正在組織官員目瞪口呆下,一艘本來要當做垃圾處理的艦船竟然拍賣出了天價,足足八千貫。
別以為不多,要知道當初造價也不過四五千貫的樣子,在使用的十多年後竟然還賣出了兩倍的價格,這說出去也得有人信啊!
於是,在賣出十艘船後,朝廷得到了八萬貫錢財,當時還是戶部左侍郎的謝廉大手一揮,就給造船廠下了訂單。
這樣一來,水師不但沒有任何損失,還白得了能建造十多艘戰艦的錢,這可把有些人美的不行。
其實誰得便宜還真不一定,當初為了建造能遠航,能抗擊風浪的艦船,姬松可是想了不少法子。用最好的木材,最好的工匠,以及最精細的打磨。
可以說,當初的十三艘遠航艦船時精益求精之下的產物。別看他破破爛爛,但只要龍骨不壞,大體框架不壞,修補之後,再用上十年也不成問題。
當姬松得知那些混蛋玩意兒將船賣了之後,更是氣的大罵敗家子!
但那是木已成舟,除非朝廷不要臉面了公然反悔,不然誰也沒辦法再要回來。
並且這些戰船上的軍事相關物品都拆除了,但畢竟本身就是為戰爭打造的,只要將缺失的東西補上,那又是一艘海上利器。
那些能買的起的人那個不是世家大族?會缺這些東西?就算不敢在大唐用,但去了海外,那還不是橫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