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姬松的推廣,關中何以開拓百萬畝耕地?大唐何以增加數千萬畝耕地?而這些都是姬氏帶來的。
雖然不是他發明的,但他卻是將其帶到世人面前的,有了這點,那就是天大的功績。
「臣之所以說這麼多,就是想說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大唐數千年有著太多的東西。只是由於一些原因消失在了世人面前,但卻在一些書籍上有記載。沒有書籍的記載,就是這東西放在我們面前我們也不知道他是幹嘛用的。」
「書的存在,使得我們傳承有序,有了前人的經驗和得失。我們才會在今後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因為前人已經為我們篩選出了最佳的途經。」
最後姬松笑道:「我姬氏藏書,除了一些族內不能公開的書籍,大多都是對外公開的。不管是學子還是販夫走卒,只要一心想學,我豈能拒之門外?」
「大家要是想看,書就在那裡。加上太子殿下的《貞觀大典》馬上就要完成定稿。到時候這本書才是我大唐最為精華的部分,大家千萬不可錯過啊!」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姬松最後竟然為太子殿下的書打起的廣告。雖然之前也看過一些,但畢竟都是走馬觀花,心思根本就不在這上面。
現在他們卻想著是不是想辦法給自己家也弄一套出來?就算自己沒心思看,傳家也不錯啊,這可是舉全國治之力,十多年才完成的書籍,絕對是中原數千年最精華的書籍。
於是,大家都眼巴巴地看向皇帝,這讓李世民很是不爽,就好像自家剛養成的閨女被一群糙漢子惦記一樣,別提多鬱悶了。
「大家要是想要也行,但書稿珍貴,是不能給你們的。」
聽到皇帝拒絕眾人都露出了不甘的神色,但李世民接下來的話卻是讓他們大喜過望。
「但朕給你們抄書的機會,但抄書只能是你們自己本人,或者是自己人。能抄多少是你們的本事,另外有一些書籍不易公開,就恕朕不能給你們了。」
這下大家放心了,至於不能公開的,就是擺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敢看了。
什麼宮闈秘錄,什麼皇帝野史之內的,他們還想多活幾年,還是不看的好。
「臣等多謝陛下!」
歷史迷無奈地大手一揮,苦笑道:「讓這小子講自己讀書的心得體會,他倒好,打起朕的寶貝來了,實在可惡!」
姬松卻不以為意,笑道:「陛下之度量天下何人能及?就算臣不說,您想必也不會讓寶物在書庫裡吃灰不是?書籍就是給人讀的,一部再偉大的書,要是無人拜讀,他和沒有有什麼區別?」
「你啊你!」
李世民指著姬松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最後乾脆跳過話題,道:「好了,咱們言歸正傳,都說說對大食的看法吧!」
其實他昨晚已經對其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之前就收集了不少大食的書籍,那本《古蘭經》更是拜讀多次,雖然不以為然,但裡面確實有不少東西能給他帶來啟發。
加上其他的書籍,這才對大食有了一個模湖的意識。
今日之所以叫大家來,就是想集思廣益,好好對大食這個國家進行研究。之前請來不少讀
書人對大食悠閒的資料進行研究。但許多人對域外文華有著極度的排斥,現在很多大唐讀書人對域外的其他國家都還抱有很大的鄙視。認為他們的書籍都不過如此,根本不能和中原文華相提並論,就算是研究也都是挑毛病,根本就不會去認真研究背後的深意。
最後李世民實在是受不了這些文人的恬噪,直接找個理由給打發了,省的看著鬧心。
今日就是想讓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國家,在座的諸位他都瞭解,都是幹實事的人,只要對大唐有利,誰管它是怎麼來的,只要用了,那就是大唐的。
「姬松,還是你先來說吧,這裡就屬你對大食最為了解!」
得,姬松又被點名了,只能無奈道:「那臣就拋磚引玉,獻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