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重新坐下,今日早朝一波三折,可謂是風波不斷。現在卻是到了正面對抗的時候了。
「啟稟陛下,臣之辦法說難不難,說白就兩個字。」
「禁止!」
「禁止?」
李世民一愣,禁止什麼?為什麼禁止?
「你說清楚,到底怎麼個禁止法?」
謝廉此時已經完全放開了,他躬身道:「啟稟陛下,建立副城之舉,說白了,就是有人擔心副城建立之後,關中會湧來更多的人口,從而加大關中的糧食壓力。但若是人口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呢?」
他沒有說出百官真正的目的,不然,他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完全沒有必要,既然你等以此為由,那我就破解此法,到時候看你還有什麼理由阻擋?
「說,快說,如何在建立副城的同時阻止關中人口壓力?」
李世民此時也坐不住了,因為謝廉說到了問題地根底上,他現在對謝廉倒是有些信心了。
「是陛下!」
謝廉不敢耽擱,道:「臣之辦法,說穿了也不稀奇,那就是在長安或者關中京畿之地施行戶籍管制制度。」
「對於在長安或者關中人口密集之地落籍的百姓施行嚴查制度,或者直接乾脆禁止百姓在人口密集之地落籍。這樣一來副城雖然建立,但也只是吸引長安或者關中之地的百姓,這這些人也九成以上都是富戶。」
「關中之外的人口就不會大量落籍關中或者長安。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解決長安人口壓力問題。」
「並且臣提議,副城的位置不能距離長安太近,這樣不但不能最大效度地解決問題,還會滋生新的問題,比如長安財富外流。」
「長安是都城,一切以穩定為主,宵禁,嚴格的佈局,都限制了長安不可能成為一個是商業太過繁盛的地方。而副城不同,哪裡只是一個大唐普通的城市,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自然也就會成為大唐的商業盛地。」
「所以,解決此法,一,建立關中戶籍制度,外遷不禁止,而遷入必須有嚴格的控制;二,副城不能距離長安太近;三,可以適當的將人口密集的產業試著遷出長安之外。」
「四,我們為何只建一座副城?是否可以根據用途的不同,分為二個,三個,四個?」
轟~
謝廉話音一落,整個朝堂都炸鍋了,之前只是隨大流,或者中立的官員立即站出來,大聲道:「陛下,臣以為此法可行,既保證的長安財富不大量外流,還能解決人口壓力,更不會造成關中糧食問題,沒有比這個辦法更好的了。」
「是啊,陛下,具臣所知,長安有不少作坊擁有大量的百姓做工,有的甚至尤數百上千人,這些產業完全可以遷出長安另行安置。臣算了下,就算只將這些產業遷出,長安的人口至少可以下降二十萬左右。」
「不錯,正如謝侍郎所言,我們完全可以多建幾座副城,一個作為專門的商業城,一個作為眾多作坊的城池,正如太白書院下的書院城一樣,具有各自的功能。這樣一來不但整合了關中的產業,還能讓這些產業的成本大大降低,成本降低就以意味著價格降低,這樣一來受惠的還是百姓啊!」
...........................
正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謝廉只是給了個方向,但卻給所有人開啟了一扇窗戶,不少官員以此為依據,愣是想到了不少好辦法,更是慢慢的將謝廉那簡陋的想法補齊了個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