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封建時代,皇權大於一切,所有人都得圍著他轉。要是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模樣,不對皇家怨恨就怪了。
重新回到桉幾後,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絲毫不知道自家女兒準備已經開始報復了。
三日後,崇文館。
這裡是皇家教育後輩子弟的地方,當然了,為了拉進和勳貴大臣們之間的關係,裡面也有不少朝廷重臣的子女。
程咬金家的嫡孫女程丫丫,李靖家的孫女李笑,其他勳貴家的女兒也不少。
至於為什麼都是女子,那就要怪太白書院了。自從太白書院盛名遠播之後,這些勳貴就將自家孩子早早就送到書院去了。
那裡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環境,還有眾多的學子,有這麼好的條件,誰還願意將孩子送到這裡當陪襯?
所以,這裡除了皇子皇孫之外,就是些公主郡主,和勳貴家的三代。
一時間竟然有些陰盛陽衰的意思!
今日教導他們的是弘文館的老先生,這位老先生是芙蓉園中的一位宗師。現在大部分書籍已經定稿完畢,這就空出了不少人。
他家本在蜀中,以他年紀,這一去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達到老家。最後在其他好友的勸說下就在宮中當起了教導皇子皇孫的責任!
老先生也樂意之至,畢竟這些都是大唐未來的棟樑之才,唯一缺憾的是沒有去太白書院,在他眼中,那裡才是真正的學問聖地。
他都想好了,等過段時間就請辭,去書院教書育人,聽說凡是能去的,都會在太白山下的書院城分得一座小樓,這可不得了。
書院郕就是之前那座山下自發形成的小鎮,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早已成為一座不輸於一般上縣的縣城。
人口足足超過十萬人,聚集了大唐各地的文人士子,可以說,書院城市屬於讀書人的城市,這裡居住的百姓,識字率超過八成,說是大唐的精華所在也不為過。
“好了,今日的課程就到這裡了,大家回去之後以孝悌為題寫上一篇不少於五百字的文章,明日老夫檢查。”
“好了,都下課吧!”
眾人都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躬身道:“老師再見!”
待老師走後,所有人都放鬆了下來。這位老師可不是一般人,上次有皇子不聽老師的話,愣是被罰站兩個時辰,陛下最後知道了還說罰的好。
要不是老師攔著,怕是要加重處罰呢!
打哪之後,所有人都知道,這位老夫子惹不得,惹了就得承受嚴重的後果。
十三歲的李福此時已經被封為趙王,更小的李明才十歲。李世民此時共有十四子,其他的都以成年,也就這兩人還在宮中不曾去封地。
李福讓隨從收拾好東西,就準備拉著小十四去玩。
這裡就他們是皇子,其他的都是皇孫,比他們矮一輩。雖然他們年紀都不是很大,但身在皇宮從小受到的教育使得他們較為早熟,自認為是他們的長輩,不願意和他們玩耍。
而其他孩子則是以李承乾之子,李象為首,大家涇渭分明,互不干涉。
“等會兒你們跑遠點,別怪阿姐沒提醒你,要是殃及魚池可別後悔!”
看到李福、李明走遠,李妤拉過李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