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夏末,那場震驚天下的盛會早已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佛家準備迎接歸來的玄奘,聽說已經到了玉門關。
道家也偃旗息鼓,消化這次盛會給道門帶來的影響和收穫,並沒有眾人想象中和佛門針鋒相對,拼個你死我活。
也是,本來都準備蟄伏的道門這次硬是絕地反擊,雖然還是未能打破佛門的計劃,但自己也不算一敗塗地。
李淳風辭去了官職,來到書院教書,但大部分時間卻鑽入了藏書館內,平日裡根本見不到人。
李恪李泰兄弟倆去了躺皇宮,也不知道說了什麼,反正連續三日皇帝不曾接見任何人。
三日後,一道聖旨傳遍天下。
‘吳王李恪,魏王李泰,惜天下之百姓,不願坐享其成。願放棄屬地賦稅供養,自生其力,與民休息。
............其性溫良,此舉可感天動地,朕欣慰至極。吳王李恪為宗正,魏王李泰為諸王之長,賜金鞭一對,有管教諸王之權,凡犯上作亂者,殘害百姓者,為禍地方者,鞭之!’
‘賜金玉若干,太白縣府邸一座,護衛千人,匡正天下,為諸王勳貴百姓之表率。’
.........................
天下沸騰,百官沸騰,百姓沸騰!
親王放棄權力之爭,不要封國,不惜供奉,自食其力,其開創天下古今未有之舉,實乃天下之幸,皇家之幸,百姓之幸!
太子親臨太白書院慰問弟弟,勸說無果,失望而歸!
復三日,又失望而去。
此時,所有人都明白了倆王的決心,也看到了皇家的兄友弟恭。不管心裡怎麼想,百官恭賀,百姓稱讚,天下安心!
李世民大醉三日,有宮中傳出流言:朕得二子,乃天之幸,百年之後,天下大興。
姬松聽聞之後,從不喝酒的他當夜伶仃大醉。
大聲吟唱:沔彼流水,朝宗於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嗟我兄弟,邦人諸友。莫肯念亂,誰無怙恃。沔彼流水,其流湯湯。.........................................
貞觀十八年初,正在兵部辦公的姬松突然聽到有人疾步走來。
陳壽?
當看到來人時姬松猛然一驚,什麼事能讓陳壽如此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