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上好日子,誰還願意回到過去?
於是,明知道這是飲鳩止喝的毒藥,但卻不得不吞下去。至少吞下去還能活下去。要是不吞,你立馬就得死。
加上當地受益的權貴從中阻攔,就算有看出問題的人,也於事無補。應為他們根本就進不了權利核心,更不用提做出改變了。
現在當地百姓都在種植一種蘆葦,在哪一片也不知為何,非常適合這種造紙材料生長。不但纖維細膩,還高大異常,造出的紙質量也比中原生產的好。
他們每年只要用很少的精力就能得到很多這種原材料,而姬氏商隊則將其收購,將其初步加工之後,在敦煌製造成紙暢銷大唐中外。
這件事情傳開時候,不少小國都被吸引,拋棄耕種的糧食,而是種植這種極易獲得的蘆葦,換取大量的錢財。
“陛下叫臣來不會只是這件事吧?”
姬松有些好奇,要只是這件事話,也不至於將自己叫進宮來,派人傳個話就是了。
李世民聞言有些遲疑,但最後還是說道:“朕準備派遣得力人員前往身毒出使。玄奘回來後給朕獻上了詳細的地圖,讓朕產生了這樣的念頭。”
“聽玄奘說,身毒物產豐富,甚至不下大唐。也有很多大唐沒有的東西,朕想要派出使節去出使這些地方,順便也算是打探情報。你所說的吐蕃之事朕也想知道詳細情報。聽說身毒和吐蕃的交往比較多。”
姬松聞言有些驚訝,低頭沉思道:“陛下的意思是?”
姬松當然不會認為皇帝讓自己去,自己再怎麼說也是大唐的郕國公,地位尊崇。要是在出使別國時出了意外,大唐能忍下這口氣?
除了出兵,別無他法。
因此去的人地位不能低,但也不能太高,並且能力還不能差,至少氣節方面還要讓人放心。
“朕準備讓王玄策去,這也是唐檢的意思。”
之前遼東之行,王玄策太出彩。憑藉口舌之利,愣是說服四國借兵,之後更是帶著大軍攻破平壤城,這才徹底瓦解了高句麗的抵抗情緒。
“王玄策?”
姬松低呼道。
“怎麼?捨不得了?朕知道他們好不容易回來,這還沒待多長時間就由要遠去萬里,確實有些不近人情。但你有能力還有魄力的人朕實在找不出比他還優秀的。”
李世民還以為姬松不願意,於是解釋道。
這事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他那管你願不願意,直接就下令了。但姬松不同,有時候還是要考慮下他的感受的。
“不是!”
姬松搖了搖頭,道:“王玄策是陛下臣子,讓他去陛下決定就是。但臣希望再加上一人。”
“哦?是誰?”
李世民有些驚訝道。
“劉先成!”
“是他?”
李世民疑惑道:“難道是不放心王玄策?”
“那倒不是,只是以防萬一罷了。王玄策臣瞭解,這是個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主,並且容易被激怒,雖然這些年鍛煉出來了,但那性子卻是一點都沒變。一旦出現意外,這小子就喜歡往極端方向去做,要是對了還好,要是錯了,大唐也會跟著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