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之力就已經讓人生畏,火器一旦推廣到軍中,一旦發生戰亂,朝廷顧之不及之下,怕是...............”
這時,長孫無忌也道:“不錯,當初在遼東城下,老夫親眼看到火器的威力,那種震天撼地而情景,老夫數日輾轉難眠。”
“都說矛盾,矛盾。既然有矛,必然有防禦之盾。”
“但現在矛老夫看見了,威力驚人!但盾在哪裡?”
“一件武器有攻必有防,不然就是一件廢物,老夫寧願看到它在府庫中腐朽,也不願它出現在世人眼中。”
倆人說完都看著姬松,等待著姬松的回答。
就如他們所說,一件沒有制衡的武器,是決不允許出現的。
因為武器人人都可以使用,武器是不認人的,大唐可以用它來攻擊敵人,那麼敵人一旦掌握,是不是也可以攻擊自己?
這樣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他們寧願火器在府庫中吃灰。
姬松納悶地看向他們,說道:“盾?不是就在我們的手中嗎?哪來沒有之說?”
看到一臉懵逼的兩個,他不可思議道:“你們該不會不知道吧?”
“知道什麼?”
“你給老夫說清楚!”
姬松無語,看到他們不想說謊的樣子,這才解釋道:“在太白書院的後山中,於貞觀十四年建立了一所火器研究院,哪裡有數百人夜以繼日的研究火器應用以及想盡辦法提升其威力。”
“而掌管研究院的就是您的兩個外甥,李恪和李泰。”
“這些年不斷研究,火器的研究從火藥的簡單應用,到現在的顆粒炸藥,再到火雷彈的使用,火器早已不是原來的火器了。”
“這裡面涉及的學問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本侯這樣給你們說吧!”
姬松沉吟片刻,道:“沒有相應的學問和知識儲備,加上數以萬計的試驗資料支撐,我們就是將現在的炸藥送給敵人,給他們數十年時間,他們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就沒有可能複製。”
“並且相關知識都在限制傳播,每個學習的人都登記在案,沒有陛下點頭,誰要是敢洩漏出去,都以通敵叛國罪論處。”
“您所說的矛,其實就是這些知識,沒有這些學識支撐,一切都是空中樓閣,不堪一擊!”
長孫無忌和杜如晦面面相覷,他們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是這個樣子?
矛就是盾,而盾在矛前,如此之下,只要不讓敵人學到這些知識,或者一直領先於敵人,那麼一些都不是問題。
可笑他們還杞人憂天,擔心一旦火器氾濫,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想到陛下剛才信誓旦旦的樣子,可見也意識到了這件事的本質,這才毫無顧忌地對他們全面公開。
至於隱瞞他們的事情,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如此國之重器,豈能兒戲?想必陛下也知道自己等人回來尋找姬松,這才借姬松之口告訴他們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