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行在。
攻破懷恩城後,李世民就沒有再向前,而是派遣執失思力,阿史那思摩,契苾等人率領大軍北上西進攻伐高句麗城池。
除了城池之外,在廣袤的遼東大地上,還存在著不少依附於高句麗的草原部落,這些不確定因素必須拔除。
高句麗從建國開始就不是一個純粹的農業國家,而是半農半牧的國家。這也使得他們在征伐草原部落後,能很快地得到認同。
“沙城破了!”
李世民拿著奏疏拍了拍說道:“要是不出意外,蘇烈應該已經北上石城,就是不知道石城需要多久?”
對於蘇烈使用火藥的事李世民也沒有隱瞞,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必要隱瞞下去了,因為懷恩城就這麼破的。
能用最小的代價拿下城池,他怎麼會用將士們的性命去填?
對於蘇烈能不能拿下石城,李世民從來不擔心,要是拿不下來才奇怪了。有了火藥之利,攻城拔寨易如反掌,現在問題是需要多久?
時間越久對大唐就越不利,每過去一天大唐的優勢就越少。要是戰事焦灼到立秋之後,那就好玩了。
嚴寒的氣候,就是敵人什麼都不做,大唐也要準備做好損失慘重的後果。
他不是楊廣,做不到視將士性命於草芥。
更承受不了大唐失敗的後果,一旦失敗,下次就難了啊!
以大唐現在的國力,就是再來三次也沒問題,但問題不是這個。楊廣的作為讓中原對高句麗的征伐一直都有不同的意見。
目光短淺的認為遼東不毛之地,被佔了就佔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是能看清局勢的,也對征伐高句麗具有悲觀的看法。不是不應該打,而是打了,就算勝,也是慘勝,搞不好國內還得生亂。
這次要不是他力排眾議,誰知道是什麼結果呢!
“陛下暫且放心,有了火藥之助,拿下石城不難!”
杜如晦上前說道。
“這些朕都知道,之後的建安城朕也不擔心,唯一擔心的就是安市城,那裡才是個難啃的骨頭。”
他來到地圖前,看著安市的位置,緊皺眉頭,可見對這裡的擔心。
安市城太重要了,一旦拿下安市,整個遼東半島都是大唐的囊中之物。只要在長白山脈擋住高句麗的大軍,遼東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