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石城可不好打,當年隋軍在此是吃了好大的虧,損兵折將之後,這才攻下此地,但隨後又丟失了。
與之相比,安市城更是個難啃的骨頭,那是遼東重鎮,不但城高池厚,還兵力雄厚,豈是一時半會就能攻下的?
因此,他對姬松此從極為不看好。
李世民聽完之後不置可否,略過長孫無忌看向沉思的杜如晦。
“克明,你以為如何?”
杜如晦上前道:“回稟陛下,左僕射說的不錯,姬松此舉確實太過大膽,要是稍有不慎,就是損兵折將的下場。”
“所以你也認為姬氏此行極為不智?”
就在眾人以為杜如晦也贊成的時候,卻見他搖了搖頭,說道:“不,臣贊成好畤侯此策!”
“這是為何?要知道不管是石城,還是安市城,大行城都不是好啃的骨頭,他就帶著水師和少量騎兵,就想攻克大行城甚至還要攔住高句麗的增援遼東?”
“這根本不可能!”
長孫無忌吃驚道。
他沒想到一向穩重的杜如晦竟然贊成姬松如此不智的選擇,這讓他自己都大吃一驚!
“左僕射說的即是!但你有沒有想過,一旦姬松真的攻破大行城,甚至攔住高句麗大軍不能及時增援遼東,這將是什麼樣的場面?”
不等長孫無忌回答,杜如晦就朝皇帝一禮道:“到了那時,我大唐攻伐遼東的步伐和節奏都將由我們制定,說打就打,說退就退,甚至可以繞開遼東城,徹底拿下遼東遼西之地,然後在集結大軍,圍攻遼東城。”
“那時,遼東城將會成為一座孤城,自古孤城不可守,只要我等稍作手段,要破遼東不難!”
“但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姬松能不能攻破大行城,然後擋住高句麗的援軍?”
“一旦淵蓋蘇文知道遼東變故,必將不惜一切代價突破姬松的封鎖。這樣一來,此戰的關鍵已經不在我們了,而在姬松哪裡。”
“只要他能擋住,或者拖延高句麗援軍,等我們攻破遼東,那麼此戰就勝了,並且是大勝!”
“此舉頗為冒險,要是其他人去臣必定不會同意。但姬松不同,不管是武藝,軍略,膽識,指揮能力,已經在當年的漠北大戰時體現的淋漓盡致。所以,臣認為可以一試。就算不能抵擋的住,以姬松的能耐和水師騎兵的機動性,也能保全自身。最壞的結果就是回到了原來的計劃上,我軍並不會有太大損失。畢竟大軍征伐開始之後,水師除了運糧之外,也只能在海上待著。”
杜如晦說道這裡,大家都有些明白了。
既然水師閒著沒事幹,那就拉出去溜溜,說不定就成功了呢?
只要成功,接下來的遼東之戰就簡單很多,沒有高句麗後續援軍,遼東本地的敵軍還能有多少士氣?時間一長恐怕譁變都有可能。
就是失敗了也沒什麼,不過是回到原點罷了。咱們該怎麼打還怎麼打,只是沒有那麼簡單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陛下,兵法之道虛虛實實,奇正相輔,姬松此舉頗暗兵家精要,臣也贊成此舉。”
李績上前說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