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對朕有信心,也要對大唐對你的學生有信心,他們都是好樣的,其他人也是好樣的。”
李世民看著姬松,認真道:“朕從來沒有將你當做一個普通的臣子,你的作用不應該浪費在不確定的未來上。”
“而是現在,只要我們君臣同心,將大唐打造成一個國富民強的強大帝國,那麼,就算失敗了又如何?”
“我們那時候將會有無窮無盡的財力,物力,人力去做這件事,一次不成兩次,兩次不成三次,直到成功為止。”
“所以,收起你的悲天憫人,這不光是你的責任,更是朕責任。將你的才智全都用出來,朕不是劉邦,不用怕什麼功高震主。”
姬松目瞪口呆地看著激昂的李世民,他不明白,自己勸諫,在麼變成皇帝對自己的激勵了?
“諾!”
皇帝都說道這個地步了,自己作為臣子還能說什麼?
說您高看我了,我不是你想的那樣?
作死也不是這樣作的。
皇帝看的起你,那就趕緊兜著,別給臉不要臉,不然,真以為皇帝就不敢砍了你?
劉徹是一代雄主吧?東方朔也是一代良臣吧?
一策《推恩令》,徹底解決了諸侯國的弊端,就是這樣的能臣,最後還不是被漢武帝為平息諸國怒火給殺了。
所以,該慫的時候還得慫。
皇帝越是說他不怕功高蓋主,他就越要韜光養晦,越要低調做人。
千萬別高估自己的重要性,這個世界離了誰照樣轉。
也不要低估一個皇帝猜忌心,嘴上說不會,但你看看李靖現在過的什麼日子?
大白天都不敢關門,自己都躺倒院子裡睡覺了,不就是怕皇帝猜忌!
看到姬松答應,李世民顯得很高興,完全不知道這小子心裡怎麼編排自己的。
接下來,君臣二人上演了一出‘君臣同心,其利斷金’戲碼,拿起那厚厚的書稿,開始激烈的討論起來。
“這是什麼東西?”
李世民指著其中一副圖畫說道。
姬松一瞧,不在意道:“這是鯨魚,也有人稱之為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