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姬松就心中暗笑,這可是奉皇命去的,到時候可別怪本侯不念‘舊情’了。
上次擺自己一道,雖然對自己沒什麼大礙,但畢竟丟了臉面。
以前沒機會就算了,但這次可別犯本侯手裡,不然都對不起黜陟大使的名頭............................
甬江,為江東水系之一,寬約一里有餘,長二百四十里,向東入海。
北方此時已是深秋,青黃鋪地,但這裡卻是溫暖如春,綠樹如茵,兩岸更是有繁花盛開,好似置身桃源一般。
景色是好景色,但不管是兩岸的行人,還是甬江之上繁忙的船隻,都說明此處的繁華。
也對,作為明州港進入內陸的重要河流之一,每天前來貿易的商賈更是絡繹不絕。
經過這幾年的蔓延,明州港早已不是當初的小海港了,作為此時大唐最大的兩個海港之一,每年上交朝廷的賦稅就能頂得上長安一年的稅收。
可不要小看了,長安做為這個時代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城市,每天所產生的交易絕對不可小覷!
除了稅收,明州港也成為了江東戰後恢復的領頭羊,在明州港的帶領下,輻射整個江東,甚至江南。
給地方上帶來了大量的財富和機會,也讓江東世家吃的盆滿缽滿。
“使君,您看著時間也差不多了,人怎麼還沒來啊!”
明州刺史顧延之好整以暇,沒有半點不耐煩的意思,撫須笑道:“不急,不急!也許有什麼事耽擱了,我們在等等!”
說話之人神色一一愣,又很快笑道:“是,那我等再等等.......”
過了一會兒,此人好似無意般說道:“使君可知來我明州的黜陟大使是那位?我們也好準備準備,要是不小心怠慢了,豈不是要說我明州失禮?”
顧延之聞言呵呵一笑,不以為意道:“不用,來人是誰都是保密的,本官怎麼可能知道?”
身旁之人聽聞後眼中有了些怒氣,但很快就掩蓋了下去。
顧延之心中不屑至極,什麼東西,就你也配從本官嘴裡套話?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是個什麼玩意兒?
此人是明州長史,乃是已投靠山東世家的江南小士族,要不是五姓七望在後面給他撐腰,早就不知道怎麼死了,還能等到現在?
但隨即有心中苦澀不已,上次去長安述職,本以為可以受到提拔,甚至入主三省六部。
最後卻沒想到,還是回到了江東,還是做原來的明州刺史。
不過讓他欣慰的是,明州在級別上已經和長安、萬年縣令一個品級了,算是步入朝廷大員級別。
要不是有此補償,他都想撂挑子不幹了。
這次朝廷派出十位黜陟大使巡查地方,其他地方的人基本上都明朗了,但明州卻成了個例外。
前段時間蕭瑀來到江南,本以為是他,自己等人急哄哄的前去拜見,人家卻說明州不在他的巡查範圍,而是另有其人。
這下眾人都傻眼了,不是沒人問過,但這次蕭瑀口風緊的很,愣是沒說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