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半年,就是母豬也能賽貂蟬,家中嬌妻空守閨房半年,相比也是等不及了吧?
三人模樣怎麼能瞞住姬松?
大手一揮,讓三人趕緊滾蛋!
三小也不客氣,笑嘻嘻地告辭而去。
等三人離去,姬松則開始整理他們留下來的書稿,這些可都是他們這半年時間在海上記錄下來的航海日記。
可不要小看這東西,只要稍加整理,就是一份珍貴的航海手冊。
從上面不但能瞭解這次航行的具體詳細情況,更是能推演出這個時間段,那片海域的情況,可謂珍貴之際。
他們也許只是將這航海日記當做了任務,但姬松卻不能。
他必須在他們再次出海之前,將裡面有用的東西提取歸納出來,省的下次還犯同樣的錯誤。
他大慨看了下,足足有上千頁,就這還是使用炭筆的結果,要是用毛筆,估計就是上萬張也不出奇。
他沒有覺得多,海上航行,再謹慎也不為過,更何況是現在?
可以說,現在的大唐,對海上的事情,基本上還處於懵懂的狀態,很多東西根本就沒有先例。
而三小現在就是先行者,沒有先例,沒有指導,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他們親自去總結,去探索。
這也是他為什麼堅持要他們至少要三次探航之後,才能出發的原因。
沒有一定的海上航行的經驗積累,就一頭紮緊茫茫大海,這和將腦袋掛在褲腰帶上沒什麼區別。
飯糰看書
他花費這麼大功夫,可不是為了讓他們去送死的。
所以前期的準備很重要,也是絕不能缺少的部分。
從貞觀三年開始,到現在的貞觀七年,整整四年時間,他都再為這一件事準備著。
等修整半年,再填上幾艘大船,沿海岸線北上,一直到海峽後返航。
這個時間,一個來回至少需要一年。
最後再整合所有資源,正式出發,至少還得半年時間。
所以說,距離正式出發,也就剩下不到兩年時間。
在他看來,這點時間太著急了,但姬松也是無法,船隊每年投入的費用實在太高了,就是姬松也吃不消。
更何況,朝廷也不會讓這個基本沒什麼產出的船隊,一直維持下去。
有了這次南洋之行,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出發了,但姬松怎麼能真的再去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