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稅收有很多種,主要分為稅和賦!
中國最初的賦稅是統治者向下屬徵取土產、勞役和其他實物。稍後漸變為按丁口徵收軍役及軍需品,稱為“賦“。
按土地及工商經營徵收財物稱為“稅“。
春秋戰國以後,私有經濟不斷發展,授田制的建立,特別是“初稅畝“、“初阻禾“的推行、國家向農民fen地徵收實物,故賦、稅逐漸混合。
唐宋時代按田畝徵課的又稱為田賦或佃租,清代“攤丁入畝“後,從而完成了賦役合併徵收。
辛亥革命後,漕糧、蘆課和官田徵納均稱“田賦“,“稅“則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一種概稱或其他徵課之名。
除此之外,還有專門供養皇室的稅收,而李世民就是要免除這一部分稅收。
一來,這部分並不算多,往多了說,一年能徵收個幾萬貫就不錯了。
這點錢對於現在大唐皇室來說,就是個雞肋,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大頭其實就是在戶部每年都會劃分一部分稅收,用以皇室的開支。
但現在什麼情況?
朝廷現在都困難的需要自己這個皇帝補貼才能維持下去的地步,這部分有沒有都一樣。
還不如免了,能留個好名聲。
反正短時間來看,這部分收入是無法收上來的。
加上現在皇家商號賺取大量的錢財,他早就看不上這點錢了。
今日確實對這寫勳貴有點狠,自己要是不做出表率的話,他們心中必定不舒服。
現在好了,大家都有損失,心裡也平衡了不少。
其實就算皇帝什麼都不做,他們也毫無辦法。
但皇帝能考慮到自己的感受,更是願意放棄一定利益,他們好受了些。
加上這些錢財確實不是進了皇帝自個的腰包,而是用於朝政,他們就算有氣,也不好說什麼。
等所有人全部離去,長孫這才從後面出來。
她全程聽見了皇帝和大臣們的交鋒,看到皇帝有些發愣,就小聲道:“陛下可是心疼了?”
李世民搖搖頭,說道:“這點錢朕還沒放在眼裡,要不是現在時機不合適,朕都打算自己繳稅了。”
“自己繳稅?”
長孫驚呼一聲,連忙捂住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