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開始上課!”
說完,他重新回到講臺。
唰唰!
他在黑板上寫下‘格物致知’四個大字。
他看向臺下眾人,笑道:“格物致知!”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意思?”
李泰一聽這個就來勁了,這可是他的長項,必須在這混蛋眼前露一手,一定要他對自己刮目相看,說不定一高興就免了自己的責罰。
“我知道,我知道!”他連忙舉手,這是學生提問時的規矩,其他先生他可以不在意,但眼前這位不行,於是就規規矩矩的舉手提問。
姬松笑了下,指了指他說道:“好,那你來給大家說說。”
李泰得意一笑,大聲說道:“所謂格物致知,就是救急天地至理,從而從中獲得智慧的意思,不知我答的對不對?”
“還有呢?”姬松追問道。
“還有?”這些他傻眼了,只能待站著。
姬松示意他坐下,說道:“能積極回答問題,雖然一知半解,但勇氣可嘉!”
“誰還能補充下李泰的回答?”教室落針可聞。
“《禮記·大學》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就是告訴我們要探究事物的本質,探索其來源和原理,就像天為什麼下雨,東西為什麼總會朝地上掉,船為什麼會浮在水面而不會沉下去,雨後的彩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下雪等等!”
“魯班發現了有鋸齒的刺從而發明了鋸子,為了增加斧子的效率我們讓他更鋒利更重。鳥為什麼會飛,而人不會?”
看著一臉懵逼的眾人,姬松笑道:“這些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尉遲寶琳舉手,姬松讓他回答。
他說道:“因為鳥有翅膀,所以他會飛啊!”
“那給你安上一副翅膀,你能飛起來嗎?”姬松回道。
“哈哈哈哈......”
大家都笑了起來,認為尉遲寶琳的回答很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