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廉小聲說道,滿臉通紅,應該也知道自己被人坑了,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誰讓坑人的是皇帝呢,只能打碎牙往肚子裡咽!
“慢走!不送!”
姬松直接就出門了,就當沒聽到謝廉的聲音!
謝廉一看傻眼了,牛皮已經吹出去了,但現在自家女婿不幫忙,自己可沒本事弄到這麼多東西。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關中可沒有這麼多的糧食讓他呼叫。
此時唯一能有這麼多糧食的地方,只有司農寺的民倉了。
當初姬松為了應對有可能發生的天災,就分別設定了司農倉和民倉!
司農倉是司農寺直管的,現在姬松不管事,馬周這個寺丞就能調動司農倉的糧食,現在估計早就被搬空了,不然也不會打民倉的主意!
民倉與官倉不同,這是百姓門每年多交的半成糧食。
姬松沒有將它納入官府管理,因為都處於村寨之中,於是就交給了各村共同管理,官府不插手。
但是有一條是提前說明的了,那就是當朝廷緊急呼叫時,各地不得阻攔,所徵收糧食,都會在明年稅收中扣除!
這算是提前徵收了明年的半成稅收,是提前預支!
但想要提前預支這些糧食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皇帝明旨下發,從法理上確認這是明年的一部分稅收,將來是要扣除的。
其實這是姬松專門引導百姓提出這個條件的,不然以現在百姓的樸實,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給了就給了!
這樣做就是為了防止有的官員,打這些可能救命的糧食主意!
但事情關節就在這裡,讓皇帝下旨找百姓借糧,皇帝能答應?
就算皇帝答應,百官們也不能答應!
這是降低朝廷威信的事情,說什麼也不能做。
於是,就有人將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了。
因為只要姬松出面,以他對司農寺下面管轄百姓的威望,只要他開口,就算百姓們有些怨言,最後也會同意的。
但姬松不能啊!
這件事已經關係到百姓對朝廷信任問題,打破容易,但下次誰還相信你?
如果做了,那麼就等於民倉徹底完蛋吧,這是姬松所不能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