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撇撇嘴沒搭理他,這話說的大義凜然,最討厭這些整天將一些大道理掛在嘴邊的人了。
大道理誰都懂,但就是暴脾氣難以自控!
其實,姬松明白,唐檢明白,李世民更是明白。
這唐檢此去絕對是九死一生,甚至可以說十死無生。
到了頡力老巢,那裡全是頡力的人,憑藉幾個護衛什麼作用都起不到。
雖然按照歷史,唐檢沒死,但那是他運氣好,只要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
但唐老頭還是答應了,陛下都親自點將了,誰敢不去?更何況此時迫在眉睫,不可能從長安再派人來。
此時在場的只有這麼些個人,為了取信頡力,就必須排除一個分量足夠重的人,其他人去跟本就沒用。
李靖作為行軍主帥,這場戰役的實際指揮者,肯定不能去。
柴紹、薛萬徹,李績,李道宗都有自己任務,也不可能去。轉一圈下來,發現只有唐檢這個行軍副主帥好像沒什麼事。
那還考慮什麼?就他了。
一,唐檢身為大唐國公,大軍副帥,份量絕對是足夠了。
二是唐老頭本身也善於這方面,並且還是鴻臚卿,派他去太合適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讓唐檢怎麼拒絕?根本就沒法拒絕啊,不管是從實際出發,還是能力出發,他都是最適合的人選。
有人說怎麼不派姬松這個後軍總管去?
其實說起來挺尷尬的,姬松雖然在大唐的名聲挺大,但在草原上頡力知道姬松是哪根蔥啊。
說不定剛到突厥老巢,還沒等姬松介紹,就會被頡力殺了祭旗,誰讓他太年輕了呢!
所以說,有時候年輕就是本錢,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因此誰也沒想過讓姬松這個毛頭小子去。
被殺了不算什麼,但要是壞了大事,誰也擔待不起。
onclick="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