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的岳丈啊,那都是那年的老黃曆了,要是沒錯的話,成姓應該是他家的一個分支,就是現在的五姓中的鄭姓,江東的周姓都應該是他們的同宗,不過有些遠了而已!”
“這....................”
聽到這裡,老大人有些納悶,這世上什麼時候蹦出這麼牛逼的家族了,這五姓七望中的鄭家,江東的周家都能扯上關係?
要知道,這兩家那可都是周王朝當年的王室的正統後裔,雖然現在人們也不講究這些了,但畢竟是當世的大族,不由得他不重視。
和這兩家扯上關係,就沒有簡單的。
“說,是誰?”
“姬松,姬子毅,當朝開國好畤縣候,現任司農寺少卿,京畿道治田總管。”
謝廉直接一口氣說完之後,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
“這名字怎麼聽著這麼耳熟呢?不對,一定是在哪聽過!”
老大人此時站了起來,來回走動,但就是想不起來!
謝廉在一旁笑著,也不提醒。
“啪!”
謝廉一驚,回頭看到張氏正怒氣衝衝地看著自己,感覺到後背的痛感,他滿頭黑線,這婆娘又抽什麼瘋?
“你打我幹啥?”
謝廉一急,連關中的口音都蹦出來了。
“打你?你看把爹急得,你還在這傻笑?”
被戳中心思,謝廉一陣尷尬,再看正在瞪自己的岳丈,他只能將嘴裡的話吞進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話爹應該聽說過吧!”張氏提醒道,完了還不忘瞪謝廉一眼。
其實在它們爭吵的時候,張氏已經來了,最後看沒事才沒有進來。
“是他?”老大人眼睛一亮,終於想起來了。
倒不是他孤陋寡聞,而是此時資訊傳遞緩慢,可能長安剛發生的事,到了江東就是幾個月後的事了。
這首在武德八年出現在上元節上的新詩歌,現在可以說大唐只要是讀書的,就沒有不知道的。
很多人都是為此詩篇著迷,倒是把作者給忽略了。
知道姬松是誰,他就想起邸報上對他的介紹了。
今年應該才十七歲,在突厥南下時兩敗突厥,陣斬敵軍主帥,為接下來的和談墓定了堅實的基礎。
被封為好畤縣候,想起他的姓氏,他就知道是哪位了。要是猜的不錯,應該是郕國後裔,後被遷至山東建國,姬松這一支應該就是留在那裡的主脈之一。
想到這裡,他就老懷大慰,為悠寧能找到如此夫君感到高興。
onclick="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