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的書房很簡單,一個很大的書架,幾乎佔據了房間的三分之一的地方,一張實木桌案,一個休息用的狹窄軟榻。
李世民來到房間看到如此,不著痕跡地點了點頭。
對於姬松簡樸這點他是十分滿意的,人們都常說姬松家財萬貫,就是吃上三輩子也吃不完。
但很少有人知道姬松的生活實際上很簡單,自己本身更沒有什麼不良嗜好,家裡只有母親一人,更是時常樂善佈施,也沒什麼大的花銷。
唯一花大錢的地方都是書院上的,不管的是學生們的衣食住行,還是教學設施那都是沒得說的。
長安的臨時駐點自己也去過,在他想來,哪裡怎麼看都比一般的權貴家也要好上不少。
再就是那小子不知是真的傻還是假傻,到處撒錢收購書籍,不管是什麼書,只要有用就花大價錢買來。
這方面可沒少花錢,以至於姬家現在的書籍都快趕上那些積累數百上千年的世家大族了。
不要以為所有書籍都被世家掌握著,華夏曆史數千年,當年風光過的家族數不勝數。
雖然能遺留下來的不多,很多都在戰亂年間損毀,但基數何等龐大?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家道中落的家族,將一些珍貴的典籍儲存了下來。
這些已經沒落的世家或者寒門之家,為了能夠重振家族,在知道當世大名鼎鼎的好畤侯姬松再花大價錢收購書籍時,哪裡還能坐的住?
人家都說了,要的不是原本,也不是被前任註釋過的傳家典籍,而是手抄本,原文字的都可以。
於是,短短時間裡,就有不少人拿著家中的典籍前來換錢。希望能用這些錢財給家族子弟一些希望。
就這樣,姬松匯聚了大量的典籍。
就連一些世家子弟也經不住錢財的誘惑,拿出自家收藏的典籍來換錢。
直到現在為止,李世民都不知道姬松到底有多少書籍了,這裡面聽說還有不少事孤本和從未出現過的上古典籍。
“好畤侯還真是勤而好學,看看這書房的書籍,就不是一般人家能夠擁有的。”魏徵有些羨豔道。
他家裡之前也算是落魄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他成為李建成的太子洗馬才有所好轉。
平時雖然錢財不缺,但想要像姬松一般匯聚這麼多書籍,那想都不要想。
他雖然不知道這小子到底有多少財富,但從收集書籍這件事上就知道絕對不少,不然也不會收集這麼多。
姬松聽到魏徵如此說,也是稍稍有些自豪,為自己當初的決定開懷不已!
當時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吩咐管家做的,但沒想到竟然給了自己不少驚喜!
很多早已失傳的典籍,竟然在這種情況下一一出現了,看到那些馬上就要被時間風化的竹簡,他知道,要是再過些年,這些東西也許就徹底消失了。
李世民有些嫉妒地看了眼姬松,再看看這些書籍,他就感到一陣牙疼。
當初聽說這小子得到了一本先秦時期老子的《道德經》原文版的竹簡,就想著要過來看看。
但沒想到這小將原本藏的深深的,就送來了一本手抄本的紙質書籍,將他氣的差點下令砍了這小子。
姬松給幾位都倒上了茶水,這才在下首坐下。
“魏公謬讚了,平時只是些裝飾而已,現在已經很少有時間坐下來讀書了。”姬松有些可惜道。
房玄齡和魏徵對視一眼,都明白姬松為什麼這樣說。
說是理解也不為過,他們在朝堂上當然知道姬松從貞觀二年開始,基本上就沒有停下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