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不是傻子,其實他早已察覺齊王的不妥,但是礙於太子對齊王的信任,自己也不好說什麼,現在想來,還真有可能是齊王動的手。
據他所知,秦王此時只有不到百名的護衛,他發動宮變的可能性很小,也不可能成功。
“還請先生教我!”馮立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棘手,太子被殺,齊王也死了,秦王也是深受重傷,現在他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大將軍其實不必做什麼,現在只能按兵不動就好,等天亮之後,宮中必然傳來訊息,您現在做的越多,錯的就越多,所以,一動不如一靜!”于志寧道。
“也罷!就按先生說的辦吧!天亮之後,一切等候陛下裁決吧!”馮立有些禿廢地揮揮手,示意大家回營。
其實剛才他也是在試探于志寧,要是她膽敢說什麼讓自己導向秦王,此時他早已人頭落地。
但是,于志寧卻讓他按兵不動,這其實是此時對自己最為有利的辦法,這也讓他對宮中傳出來的訊息有些動搖,難道真的是齊王?
先不提馮立這邊,副護軍薛萬徹、屈直府左車騎謝叔方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的精銳兵馬兩千人,急馳玄武門。
被李世民留在玄武門的張公謹膂力過人,他獨自關閉了大門,擋住謝叔方等人,馮立等人無法進入。
“張公瑾,你真的想要造反嗎?”薛萬徹大聲喊到。
“齊王造反,此時太子已死,齊王也以被太子護衛亂箭射殺,秦王也是深受重傷,生死不明,吾封陛下詔令看守此門,沒有陛下詔令,任何人不得進入皇宮,還望見諒!”張公瑾道。
“胡說八道!”謝叔方聽到對方如此汙衊齊王,頓時大怒,就要攻打城門,但是還沒到門下,就被弓箭射退,不管他如何憤怒,一時間卻拿玄武門沒有任何辦法。
雲麾將軍敬君弘掌管著宿衛軍,駐紮在玄武門。他挺身而起,準備出戰,卻被親信阻止,道:“事情未見分曉,姑且觀察事態的發展變化,等到兵力集合起來,結成陣列再出戰,也是為時不晚的啊。”
敬君弘不肯聽從,便與中郎將呂世衡大聲呼喊著奔向前去,結果不幸全部戰死。
把守玄武門計程車兵與薛萬徹等人奮力交戰,持續良久,薛萬徹親自擂鼓,呼喊殺敵,準備進攻秦王府,將士們大為恐懼。
此時太子已死,他們的效忠物件已經失去,現在卻要進攻堂堂秦王府,這可是誅殺九族的大罪啊,不管薛萬徹如何催促,士兵們就是不肯上前。
這時,尉遲敬德提著李元吉的頭顱,給薛萬徹等人看,道:“齊王謀反已被誅殺,陛下已經下詔晉秦王為太子,你等還不放下兵器,否則悔之晚矣!”
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此時毫無鬥志,因而潰散,薛萬徹與騎兵數十人逃進終南山。
謝叔方殺死敬君弘以後,對手下人說:“能殺死這撕,也算是為太子和齊王報仇了,足夠略微報答太子和齊王大恩了。”
於是,他丟掉兵器,落荒而逃。
李世民在接到尉遲恭拿到的詔書後,就開始以太子自居,至於詔書怎麼來的,李世民心知吐明,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這點覺悟他還是有的。
憑藉皇帝詔書,加上他往常在軍隊中的威望,很快就平息的禁宮中的兵亂,並且將其收編,排程咬金、秦瓊、侯君集、張亮等人統領。
之後又派出幾人收編長安守軍,這些士兵很多都是他以前的屬下,收編過程除了一些死命份子之外,順利至極。
直到破曉之際,整座長安城徹底平靜下來。
但是讓李世民無奈的是,李淵卻來到了太極殿,說什麼也不走,李世民無奈,只能暫時搬到偏殿處理政務。
昨夜的宮廷政變,除了少數人知道外,大部分人並不是很清楚。
此時大部分朝臣已經來到朱雀門前準備朝會,但卻被李世民以李淵的名義罷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