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們可以,但是你們絕對要守口如瓶。”李世民沒有推辭,他知道現在不說也不行了,要不然沒有任何說服力。
“其實那人你們也認識?”
“我們認識?”眾人感到莫名其妙,開始回想自己認識的人當中有誰竟然可以看的這麼遠,在一年前就開始未雨綢繆。
不過聽大王的意思,他們都認識,這下就將範圍縮小了很多。
“大家都認識,沒有在我們這些人當中,還能讓秦王如此信任。”程咬金在那裡喃喃自語,腦袋裡回想著一個又一個人。
“哈!我知道是誰了!”程咬金看著眾人,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彷彿在說,在座的都是一群渣渣。
“咳咳!咬金,你就別賣關子了,趕快說!”秦瓊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無語的對程咬金說道。
“二哥,其實這人你也認識。”程咬金說道。
看著一頭霧水的二哥,程咬金再次說道:“你可曾記得那位少年?”
“什麼?你是說松哥兒?怎麼可能?”秦瓊吃驚道。
“沒錯,知節說的不錯,就是那位作出‘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姬松。”李世民直接道出了真相。
“竟然是他?”眾人一陣吃驚,到是沒有懷疑,因為到了此時秦王根本就沒有可能用如此荒誕的事情欺騙眾人。
“還記得武德七年我向你們籌集的資金嗎?你們可知道我拿它去做了什麼?”李世民繼續說道。
“不是去建設造紙作坊了嗎?難道還有什麼事情?”尉遲恭翁聲道。
“克明,你來回答大家的問題。”李世民卻沒有回答,而是將問題拋給了掌管天策府錢糧的杜如晦。
“諾!”杜如晦恭聲道。
“當年秦王以籌建造紙作坊為由,從你們當中集資三萬貫。
長孫無忌三千貫、房玄齡一千貫、程咬金兩千貫、尉遲恭一千百貫、秦瓊一千百貫、我一千百貫,
再加上其他人的五千貫,剩下的一萬六千貫是以秦王妃名義出資的,我說的可對?”杜如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