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粗壯的光柱乃是他的三魂迸發而出的,與其他七根七魄光柱相比強大不止一倍。他要做的便是將這些三魂與七魄所蘊含的能量,以陰陽互補的方式讓它們水乳相融,如此則大事可成矣。
精氣神乃一個人的精華之所在,修士修煉其實就是不斷強大自身精氣神的過程。七魄代表人的精,三魂代表人的氣,而意志則代表人的神,就像此刻趨於無形無相的丁勉,他的存在便是意志化神的狀態。雖然感受不到自身的存在,但是他的感官卻是非常的清晰。
如果將精魄、氣魂比作將相的話,那麼意神便是統御一切的君王。君王一令,將相共出,二者相扶,謂之大善。
丁勉的意神發號施令的那一刻,十根光柱成兩極之像開始相互流轉了起來。一抹抹強大的氣機從粗壯的三魂光柱溢位,頃刻之間便達到了三魂七魄的交匯點,而後再由這個交匯點分裂出七股強大的氣機沿著七魄迸發出的光柱,瘋狂的朝七魄魄體湧去。
“嗡嗡嗡...”
一股股玄之又玄的天地道韻從氣機流轉的傘狀光體溢位,投入虛空中泛起了道道漣綺。不知何時,整個血煞礦洞升起了團團白霧,仿若人間仙境般煞是縹緲怡神。
此時丁勉的意神,已經開始出現了紊亂之相。精魄、氣魂的能量協調,耗費了他太多的神氣。他這種天馬行空的融合方式,即便是沐雷境的修士也不敢輕易嘗試,也就是丁勉這個不知修煉之險的愣頭青敢毫無顧忌的嘗試此道。
精氣神乃一個人存於天地間的根本,與天地氣機一脈相連。無論是走練氣一脈的修士還是走神魂一脈的修士,都不會用這種如同自殺的法門去衝關。將自身的精氣神全部牽扯出體,也就相當於把自己渾身的精華暴露在了天機之下,這時候很容易會招來隱藏在天道之下的天魔,一旦自身的精氣神被天魔佔據,那麼等待修士的將會是滅頂之災。
仙門修士在成就陰神之時,莫不是在自身這個小天地內運轉大道之機。練氣一脈的證道之機在苦海,神魂一道的證道之機在難海,雖然他們的修煉方式不同,但是大道之機卻是相通,都是為了壯大自身精氣神。只不過是練氣側重於氣魂的昇華,而神魂更偏向於意神的錘鍊罷了!
因此,將自身的精氣神藏於苦海、難海內衝關,便會相應的減少天魔的降臨之機。這苦海、難海的作用便是阻止天魔的入侵,只要天魔攻克不了這層屏障,修士便不會面臨被鳩佔鵲巢的危險。而丁勉這個愣頭青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將自己的精氣神全部暴露在了天道之下,還敢肆無忌憚的運轉大道之機,如此行徑與引誘天魔前來做客無甚區別。
然而此時的丁勉可不知道這些,眼瞅著三魂七魄之力即將完全達到平橫,他拼了命的鼓動著近乎消耗見底的意神去激發愈來愈緩的三魂氣機的流動。
“快了...快了...再有三股氣機融入非毒、除穢、臭肺這些個精魄之中,我的三魂七魄便可達到絕對的平衡!到時候魂魄相融在一起,這陰神之境最難的天塹便不復存在了。”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著,眼瞅著這些由氣魂輸出的氣機便要沒入非毒、除穢、臭肺精魄之中,令人驚恐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在這傘狀光體前,竟然憑空出現了五尊三丈之高,渾身黑氣纏繞的猙獰天魔。有手持巨大鋼叉的,有雙手各執巨劍的,有粗壯獠牙垂胸的,有一手託鈴一手握杵的,有蟒蛇纏身腳踏巨虎的...
“佛門五大識魔?”眼見此景,丁勉無形無相的意神不由一陣眩暈。
五大識魔乃是域外天魔根據佛修的心猿意馬幻化成的五尊頂尖魔神。一為夜叉王,二為羅剎王,三為修羅王,四為金剛王,五為明王。夜叉王為惡念之分身,羅剎王主殺念之分身,修羅王代表著兇殘之分身,金剛王為戰鬥之分身,明王則主宰毀滅之念。
丁勉在補全魂魄之時,便經歷了一場靈魂的脫變。靈魂中的汙穢之念早已被祛除乾淨,按理說爽靈自生之後是不會有天魔靠近他的,可現在他竟然看到了傳說中的五大識魔,而且還是五大識魔齊至,場面太過壯觀他有些喉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