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平出發準備來昌邑的張遼和高順,離開須昌不遠,就接到呂布和陳宮兵敗逃回定陶的訊息,他們只好領兵轉向定陶而去。
劉達率領大軍行到昌邑時,下令在城外安營,並且派人去城中請程昱、王朗和毛階臧洪等人出城相見。
程昱幾人見到劉達,盡皆哀傷,跪地痛哭言道:“將軍,是我等無用,未能保護使君,使使君死於呂布之手。”
劉達見到四人也是淚水橫流,相繼扶起四人說道:“陳宮奸詐,呂布兇惡,使君輕敵而死,非爾等之過。昌邑城得以保全,皆你四人之功,我不入昌邑,實在是不殺呂布陳宮無顏去見吾父。待我追斬得呂布陳宮之首,以其來祭奠吾父與李乾將軍。”
“將軍,”程昱起身後拉著劉達說道,“使君臨死前曾有交待,欲以將軍接任為兗州牧,當下之急,將軍宜入城接任兗州牧之職,再領兵去追斬呂布不遲。”
終於有人提到兗州牧之職。
劉達雖然心裡很想接任,但還是需要假意推辭一番,畢竟那時候常有三讓之禮:“我如此年輕,無才無德,如何能任為州牧之職?請程太守另擇賢士來任。”
“將軍領眾擊敗百萬黃巾,救兗州數百萬民於水火。徐州陶謙勾結逆賊侵害我兗州,將軍率眾擊而定之。如今兗州無主,朝廷之道難通,兗州萬民需要將軍這樣的賢主護佑,此乃兗州萬民之望,請將軍勿辭!”
程昱說得情真意切,旁邊的臧洪和王朗等人同聲相勸,讓劉達儘早入城接任為兗州牧。
“當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北面袁紹,南面袁術和劉表,雖士眾兵強,然而皆無經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將軍年少而有為,又為劉氏高祖之後,當宜持一州之兵,蕩天下之亂,爾後迎奉天子以令不臣,如此將軍王霸之業可成也!”
別駕毛階又是一番勸說。
劉達想了許久,他不是不想接任,而是覺得兗州兵馬在自己手中,州牧之職目前無人能夠奪去,如果自己去擊滅呂布之後再回來接任,或許會更有威望。
“我若此時入城接任州牧之職,只怕呂布與陳宮等輩會趁機而逃,不如待我去擒斬其首,再回來接任亦可。”
“將軍,”程昱再次拉著劉達的手懇切說道,“呂布與陳宮若是據定陶堅守,將軍幾時能斬得其首?若是到時朝廷派任州牧,將軍則悔之晚矣!”
“呂布雖敗,其黨仍據有三郡之地,定不會甘心就此逃離,將軍可寬心,待接任州牧之職後再去征剿也是不遲。”
魯肅跟著勸道。
見劉達還在猶豫,臧洪這時也勸道:“將軍有威德仁心,當今天下已亂,正是需要雄傑之士定亂之時,將軍雖是年少,卻能得兗州之眾相服。將軍宜早正名位,而後統兵剿叛,既為使君復仇,又安兗州之土。請將軍勿再疑慮,速速入城接任牧位,亦可安使君之心。”
劉達仔細想想,他們說的都對,自己領兵去攻打定陶,如果呂布和陳宮等人據城堅守,自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將其攻下,到那時朝廷知道劉岱死後,必會派任新的州牧過來。
這樣一來,自己的處境就會有些尷尬了,也會給別人留下口實。
倒不如先入城接任州牧之位,再派人向朝廷上章稟報,暗中向掌權的李傕郭汜等人送些禮物,這樣朝廷或許就能正式任命自己為兗州牧了。
想定之後,劉達巡看眾人,說道:“既然如此,我便依諸位所言,入城接任兗州牧之位,然後為使君發喪。”
程昱和臧洪等人聞言臉上皆現喜色。
劉達命太史慈和周尋等將領兵屯於城外,自己帶著程昱毛階等人入城。
回到州牧府,母親和自己的兩位美妻蔡敏樊容迎候在門外。
“文弘,你總算回來了,你父親他……”
其母見到劉達,話沒說到兩句就開始掩面而泣。
劉達上前扶住母親,說道:“母親放心,達兒定會將呂布斬首,以報父親之仇。”
說著又看向蔡敏和樊容,二人皆是眼眶紅潤,美目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