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劉達的吩咐,來騎接著稟報:“兗州送來訊息,東郡陳宮迎接呂布,謀刺東郡太守臧洪,幸虧臧太守提前發現其謀,逃回昌邑,陳宮與呂布連同陳留太守張邈,濟陰太守吳資起兵反叛。曹操遣夏侯惇率五千人馬襲奪泰山,泰山應太守棄城而逃,奉高城已為夏侯惇所佔。”
其實劉達早已料到陳宮與張邈可能會叛,只是沒料到他們仍然是迎來呂布。
最讓劉達沒料到的是,曹操竟然派夏侯惇襲奪了泰山,這倒讓他頗為棘手了。
陳宮和張邈反叛,對劉達來說是一次挑戰,卻也是一次機會。
張邈和吳資佔著陳留濟陰兩個大郡,表面上聽從兗州牧之命,實際上卻是半獨立狀態。
如果無緣無故撤掉他們,會逼著他們被動反叛,自己可能會失去人心。
現在他們主動反叛,失去人心的便是他們。
這也是自己留下一萬人馬在昌邑,又留下滿寵為壽張縣令,沒有帶他隨軍出征的原因。
只要能夠保住山陽和東平濟北三郡,自己又有幾萬人馬在手,要想擊敗他們也沒那麼難。
至於徐州,自己也知道很難一戰而得。
自己出徵徐州的目的,主要是先得徐州民心,再得徐州一郡之地,同時又是為魯肅而來。
現在目的基本上都已經達到。
劉達讓來騎回去向太史慈覆命,就說自己即將回到,讓他整備兵馬,隨時準備出發。
“將軍欲如何應對?即刻起兵回兗州嗎?”
魯肅問道。
“不急,昌邑有一萬州軍和三千郡兵,又有程昱和王朗李乾李整等將在,糧食又豐足,守住昌邑沒有問題。如果我就此回去,徐州之徵豈不就前功盡棄了。”
“只是郯縣一時難下,兗州又危急,將軍有何妙策?”
劉達和魯肅並馬而走,轉頭對魯肅笑道:“子敬兄,我想讓你立功,你可願啊?”
“哦,肅能立何功?”
魯肅也來了興趣,他願意追隨劉達,如今寸功未立,只能以客身相佐,如果立功,便可任為司馬校尉甚至為將了。
“我想領兵至郯縣城下,然後與陶謙議和退兵,議和之使,只怕非子敬兄不可。”
“議和退兵?將軍想要如何議和?”
“徐州如今除東海國外, 其餘四郡國皆無守相,我想讓陶謙同意表任吾叔劉繇為下邳相,泰山臧霸為琅邪相,典農校尉陳登陳元龍為廣陵太守,徐州別駕麋竺麋子仲為彭城相。子敬兄以為如何?你說陶謙是否會答應呢?”
如果真如劉達所說,不但琅邪和下邳會為自己所有,把廣陵和彭城給了陳登和麋竺,也算是籠絡徐州的世家豪族。
只要得到他們的支援,等到自己徹底平定兗州之後,再次率兵來徐州時,陶謙不死也要逃回丹陽老家去了。
“將軍若是兵臨城下,陶徐州或許會答應,只是陶徐州若是知道兗州三郡之叛,或許就不會答應了。”魯肅答道。
劉達又是一笑:“兗州反叛之情,只怕難以不讓陶謙知道,因此更需要子敬兄去與陶謙陳述利害了。”
魯肅笑笑,覺得這是自己立功的一個機會,當即應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