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兵平原的單經接到劉備的求救信後愁眉不展,平原和高唐在大河兩邊,相互守望,如果高唐丟了,兗州兵就能輕鬆過河,到時候和冀州兵一起來到平原城下,那自己可就只能困死此城了。
因此高唐是必須要救的。
他準備留下五千人守城,自己率領五千人去救高唐,卻在此時斥候回報說冀州兵退回到甘陵了。
高唐被圍而冀州兵無故退去,此必是欲誘我援救高唐而伏擊。
明知道這是誘兵之計,可單經也沒辦法,只能多帶些兵去了。
他派人送信給屯兵在安德的田楷,讓他派兩千人馬來協守平原,自己又留下兩千人守城,親自率領八千人去救高唐。
太史慈率領五千青州兵,在高唐北面十里外,距道路三里之側隱伏,等待著平原的援兵。只待他們全部透過之後,再突然殺出,然後于禁圍城的人馬一同夾擊。
斥候回報說平原援兵果然出城向高唐而來,他嚴命眾士偃旗息鼓,不許亂動,違令者斬。
這些青州兵跟著太史慈有一些時間,知道他的勇猛,膽氣也跟著越來越壯,所謂勇將之下無弱兵。
雖然對兗州軍心裡還是有一些畏懼,但面對這些同樣是青州計程車卒,他們可是一點畏懼都沒有。
可是單經的兵馬急行渡過大河之後竟然緩慢行進了。
原來單經料到會有伏兵,因此渡河後謹慎行軍,並且派出大批斥候探查伏兵的位置,終於探查到太史慈伏兵之處。
單經一番考慮後,決定將計就計,派五千人馬先行,自己親率三千人馬在五里之後隨行,待兗州伏兵殺出後,他再率三千人馬從後掩殺,前後夾擊。
同時派人潛入高唐城,讓劉備率兵出擊圍在北城的敵軍,吸引住圍城之軍,這樣自己就可徹底消滅敵軍的伏兵。
單經之計雖好,可論狡詐他比太史慈還差得遠。
太史慈探到他渡河後行軍緩慢,就猜到他肯定是知道了自己伏兵的存在。
因而派斥候繞到單經的大軍之後探查,終於探到了他分兵之舉,急忙派快騎告知于禁和劉達。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單經也算有謀,都怪我讓冀州兵退去,讓他猜疑到我們有伏兵。”
劉達自責道,自己這誘敵之策太明顯了。
“無妨,”程昱笑道,“既然單經將計就計,咱們亦可再將計就計。太史子義既已知單經之計,他和於文則一萬兵馬對付單經的八千援軍應無問題,咱們只須把城裡的劉備吸引住,讓他無暇出城合擊即可。”
“你是說……攻城?”
劉達似乎猜到了程昱之意。
“不,是假裝攻城,讓東面西面和南面同時假裝攻城,劉備城內兵馬少,必不敢分兵出城。”
程昱捋須笑道。
“不錯,再派出兩千人馬到北城,劉備若率兵出城則可抵擊,讓於文則全力對付敵軍援兵。”
劉達派吳白率領五百騎兵和一千五百步卒速到北城,于禁和太史慈夾擊敵軍援兵的時候,就由他們擋住城裡出來的兵馬。
當然,劉備會不會出來還不一定。
他又讓三面圍城兵馬製作攻城器械,而且故意讓城裡的守卒看到,讓他們以為圍城之兵即將攻城。
太史慈在焦急的等待中,終於等到了單經的五千人馬過去,立即命一位校尉率領三千人多帶些旗鼓,擂起戰鼓攻向這五千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