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尋也急忙對自己的親衛大叫:“勿動。”
可是已經遲了,只見太史慈快如閃電的接連幾箭射出,那幾個黃巾應聲而倒,然後太史慈的箭仍然對著周尋,卻引而不發。
此時樹林之外于禁率領的漢軍,已經和吳白張峻還有李乾他們彙集到一起。
黃巾大多數是種地的農民,沒有經過訓練,只靠著一股蠻力,兵器又不如漢軍,身上又無甲冑。
因此雖然人多,當漢軍匯聚到一起之後,慢慢佔了上風,把黃巾打得節節後退。
“他剛才不想殺我,我現在也不想殺他,把他綁了帶走。”
劉達話音剛落,只見周尋有樣學樣,和劉達剛才的舉動一樣,把刀橫在自己的脖子上,朗聲言道:“劉少君,你寧死不想成擒,我周尋也不是怕死之人,人頭可得,身不可屈。”
“慢著。”見周尋就要橫刀自刎,劉達急喊一聲。“你就是周尋?”
“不錯,劉少君認識我?”
周尋停手不動,看著劉達問道。
“當日你們在鉅野退兵,你領兵斷後,行軍嚴整不亂,今日又被你伏擊,知道你是個人才,就此死了可惜,不如降了,將來拜將封侯也不是不可能。”
劉達不但覺得周尋是個人才,想要收為己用,而且如果他降了,還會動搖黃巾軍心,帶動更多黃巾來降,兗州之亂就容易平了。
“少君所言極是,丈夫在世,當帶七尺之劍,步昇天子之階,助平天下之亂。你若助劉使君平了兗州之亂,功勳莫大,朝廷必有重賞。”
太史慈緩緩收箭,慷慨而言。
可是周尋和劉達一樣,是個寧死不降的人。
“呵呵,劉少君,你未免也太低看我周尋了,我豈是會降之人。”
“你走吧。”
劉達知道眼前之人和自己一樣,是個寧死不屈的人,這樣的人值得他劉達敬佩,也不忍心殺掉。
“少君……”
李整聽說要放走黃巾首領,想要勸說劉達,卻被阻止了:“放他走。”
周尋開始有點意外,後來一想,劉達在鉅野能放走兩千多俘虜,為什麼不能放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