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唸誦完畢,兩位年輕師長為七個白衫孩童各發了一顆靛青色的丹藥,黃杉們在後面看著,遮不住眼裡熱切的渴望。
接著,張師長和帶面紗的女人開始給黃杉孩童分發農具,鋤頭、鏟子、鐮刀、斧頭,甚至水桶。
老嫗則和苗姜一起帶著白衣們去了最大的一間禮堂。
厲九川進屋前還注意到,黃杉孩童們已經開始帶著農具去幹活了,似乎他們連打破敕封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祝安臨沒有給苗姜好處,他是不是也會變成黃杉的一員呢?
禮堂就是間前後敞亮的屋子,擺放著桌椅板凳,兩位老師長盤膝坐在前面,開始講道授課。
“發給你們的通靈丹記得夜裡子時服用,要以湖水飲下去。”苗姜理著衣袖,斯條慢理地道:“你們也看見了,今日新來了一位門人,他叫祝涅,監兵莊莊主次子,大家要和睦相處,不可惹是生非。”
孩童們相互打量幾眼,一個面色傲慢,將頭髮挽成髻的孩童開口道:“他也能入蛟龍池嗎?”
“自然,這樣的機會不可多得。”苗姜淡淡地道,“度殷,你要和祝涅好好相處,別給我添麻煩。”
他在後三個字上加重了音。
髮髻孩童面色不滿地撇過頭,“剛來的什麼規矩都不懂,他要是讓別人欺負了,我可不管。”
“管好你自己就行。”老嫗開口打斷他,又對厲九川道:“你可以叫我裘師長。”
“見過裘師長。”厲九川起身行禮。
老嫗眼皮一掀,反問道:“為何不念禱詞?”
“不明其意,亦不知道是何字句,怕怕唸錯。”厲九川“老實”答道。
“認字嗎?”
“只認得一部分。”
老嫗正要掏書的動作頓時收了回去,瞥著苗姜道:“你找人教他識字。”
苗姜嘴角動了動,最終還是點頭說好,他知道祝涅是識字的,不過小公子不想念,就隨他去了吧。
“天有神明,帝有五方,降罪斯人,不可奪也。”老嫗緩緩念道,“其罪不可赦,其罪不可免,我等應當如何,才能向神明悔過啊?”
孩童們紛紛答道:“心向神明,洞開七竅,誠心悔過,甘願受罰。”
厲九川心中微驚,這句話是方才禱詞中所沒有的部分,應該是祈神者接受神明“恩惠”的步驟。
洞開七竅是放開身軀鎖閉的精氣,而其他三句相當於開啟自己的心智,從身體到靈魂都放棄掌控,簡直比人牲還要不如。
這當真是打破敕封的方法,不是給野神的祭品嗎?
若是深究其言,老嫗嘴裡的“罪不可赦”也相當可疑,都已經不可奪,不可赦,不可免,為什麼還能打破敕封呢?
整整半天課下來,苗姜和裘師長都在輪流講述,如何向神明悔過,獻出自己的誠意,聽得厲九川頭皮發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