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只要自己一張口,盧大夫肯定二話不說就說收了小堂哥做徒弟,但云裳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她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徐氏一家,包括三個舅舅一家對他們的救濟,她記在心中,自然會有更好的方式去報答他們。
盧大夫的家,就在徐家村跟秦家村中間的小灣村,相對而言,距離徐家村更近一些。定下了這件事情之後,第二天一早,正好得空的大舅就親自將雲裳送到了盧大夫的家。
在盧大夫家的第一天,雲裳表現出來的天賦,就把這個老頭震得半天都回不過來神,原本出於感激才收了雲裳做事的心頓時變成了急迫的收徒之心。
一個看一遍藥材就能記住、說一遍藥性就能舉一反三,而且腦海裡還記著那本讓他心心念唸的醫術的人,如何讓盧大夫不心急?
雲裳原本有些不樂意,但向來盧大夫確實幫了她不少忙,二來,有了這麼一層身份在,也方便她做一些事,便應了下來。
收徒的事情,可是大事,盧大夫在家裡很是好好地準備了一番,而徐家那邊,徐父親自按照拜師禮給盧大夫也準備了一套禮品。
雙方最後找了兩家村子的里正做見證,完成了拜師禮。
正式拜師之後,雲裳就有理由光明正大地留在了盧大夫的家裡。
她一邊將所謂的“醫書”慢慢的默寫出來給盧大夫,一邊她自己則在暗地裡做自己的研究:
首先,她把自己跟秦雲最收集的葡萄帶來了盧大夫家裡,然後找來一個土罐,將洗乾淨晾乾之後的葡萄粒捏碎之後放到了土罐裡,悄悄順了盧大夫的一張手帕封住封口,往裡新增了一些蜂蜜——這蜂蜜正是她在徐家村東北那片發現葡萄的地方找到的,那一片上的野生葡萄數量太多,便是最開始是散蜂採蜜,也足以滋養出蜂窩來,果然就讓她給找到了。用了最簡單的煙燻方法,她就得來了這麼一大罐野生的蜂蜜——加到了裡面,就把土罐封好,每天攪拌兩次。
等了大概四天之後,她又加入了一些蜂蜜在裡面,繼續攪拌至七天後。發酵的葡萄,皮渣分離,她邊用趕緊的紗布將汁過濾出來,然後將過濾好的葡萄汁放在儘量出等待它的二次發酵。
這一次發酵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細小的白色泡沫,因為是土罐,雲裳並不能看到,但經驗豐富的她卻知道這一層,土罐的蓋子便蓋得有些松,等待這些白色泡沫氣體能夠溢位。
又是七天之後,葡萄酒基本上就出來了。
而在製作葡萄酒的中間,她也沒閒著,一邊完成盧大夫佈置的對她來說半點困難都沒有的“家庭作業”,一邊將皮蛋、香皂等等給順手研發了出來。
原本對於雲裳的“不務正業”,盧大夫還是頗有微詞,可當第四天,雲裳竟然用了幾位藥材跟香料搭配,煮出來的肉簡直香得讓盧大夫恨不得連舌頭都吞下去之後,他就對雲裳鼓搗的那些東西,充滿了期待。
有的時候,相對清閒的時候,他還會親自去幫雲裳,盼望雲裳能弄出更多的東西出來。
當天,雲裳就將自己的成品帶回了徐家。
飯桌上,面對第一次吃到的“奇怪味道”,徐家一家上下,從徐父徐母到小堂弟,都給予了最大的好評。
三舅母一邊吃一邊問雲裳這是哪裡買來的。
自從雲裳去了盧大夫那邊,幾乎每天都是會帶點吃的回來,藉口統統用的盧大夫,徐家的人便理所應當地以為這東西也是盧大夫給的。
畢竟,盧大夫經常穿鄉走戶的,又是幫人看病,大家都敬重他,哪家家裡有什麼好吃的,不都得給他拿一些,結個善緣嘛。
雲裳就等著她問呢:“師父這幾天都在教我認識草藥,我嚐了一些,覺得味道不錯,就中午做飯的時候,丟了一些進去,沒想到會這麼好吃。師父也說不錯呢。”
原來是這樣,大家紛紛露出了恍然的神色,繼續誇讚雲裳。
徐氏則是露出哭笑不得的神色,輕輕點了點她的額頭,讓她以後不要再如此頑皮。
這次是運氣好,才得了好的結果,要是做得不好,雖然盧大夫為人和善,但徐氏也擔心自己女兒闖禍。
“要是換成肉,會更好吃的。我師父說他以前在縣城裡最好的酒館都沒吃到過那麼好吃的肉呢。”肉這東西,一般人家根本吃不起,盧大夫算是過得不錯的,也是四五天才能吃一回肉。量不多,雲裳與他兩人中午就吃完了,所以雲裳帶回來的被她改良過的,是素菜。